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氣喘吁吁     
瀏覽人次:9131 收藏人次:2807560
大聲喘氣、呼吸急促的樣子。《醒世恆言.卷三○.李汧公窮邸遇俠客》:「李勉向一條板凳上坐下,覺得氣喘吁吁。」《兒女英雄傳》第五回:「白臉兒狼滿頭大汗的趕來……白臉兒狼氣喘吁吁的說:『不值甚麼!』」
    
瀏覽人次:14537 收藏人次:8018516
物體除固態、液態外的形態。無固定的形狀、體積而能自由流動。如:「空氣」、「氣體」、「水蒸氣」。
人或動物的呼吸。如:「氣息」、「屏氣凝神」、「上氣不接下氣」。
自然界陰晴、冷暖的現象。如:「天氣」、「秋高氣爽」。
發怒。如:「生氣」、「氣憤」、「氣惱」。
存在人體血脈中使各器官發揮機能的原動力。如:「血氣」、「元氣」。
人的情緒或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如:「脾氣」、「朝氣」、「勇氣」、「氣色」、「垂頭喪氣」。
人的才華或行為風度。如:「才氣」、「驕氣」、「氣質」、「氣勢凌人」。
味道。如:「氣味」、「香氣」、「臭氣沖天」。
人的運勢。如:「氣運」、「氣數」、「晦氣」。
    
瀏覽人次:14387 收藏人次:3799704
急促的呼吸。如:「氣喘」、「喘息」、「喘噓噓」、「苟延殘喘」。
    
瀏覽人次:13565 收藏人次:3273840
形容呼吸急促的樣子。如:「氣喘吁吁」。
吁吁     
瀏覽人次:1508 收藏人次:553800
1.喘氣聲。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我這裡立不定、吁吁的氣喘,我將這繩頭兒呵的來覺軟。」元.劉庭信〈寨兒令.夜未央〉曲:「喘吁吁嬌滴滴,香馥馥汗浸浸。」
2.驚恐的樣子。唐.柳宗元〈乞巧文〉:「吁吁為詐,坦坦為忝,他人有身,動必得宜。」
氣喘     
瀏覽人次:876 收藏人次:223789
1.呼吸急促。[例]氣喘吁吁
吳牛喘月     
瀏覽人次:33721 收藏人次:2164178
水牛原產於長江、淮水流域一帶,生性怕熱,所以夏天時喜歡泡在水中或待在樹蔭下休息。因為太陽的熱力實在太過強烈,水牛深受其苦,因此有時在晚上看見月亮,誤以為是太陽已經出來,氣溫又要升高,而被嚇得氣喘吁吁。所以在漢代應劭的《風俗演義.佚文》中便有「吳牛望月則喘」之語。後來「吳牛喘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見到曾受其害的類似事物而過分害怕驚懼。也用來形容天氣酷熱。在《世說新語》中有一個關於「吳牛喘月」的故事。晉武帝的臣子滿奮很怕冷,有一次他看到琉璃窗外頭的寒冷景象,即使知道琉璃窗很厚實,不會透風,仍不由得打起寒顫。武帝看到了就笑他,滿奮便很不好意思地回答:「我像吳牛一樣,只要見到了月亮就...
氣急敗壞     
瀏覽人次:9990 收藏人次:750560
「氣急敗壞」是指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非常狼狽的樣子。這個成語在小說中常被使用。如《水滸傳》第五回記述魯智深投宿在劉家莊院,接受劉太公的款待,正巧當時山賊前來強娶太公的女兒,魯智深藉機報恩,把山賊打得落荒而逃。山賊頭領安坐寨中,本來預期看到下山娶親的夥伴凱旋歸來,不料卻望見「數個小嘍囉,氣急敗壞」,狀甚狼狽地跑回山寨。另外如《水滸傳》第六七回:「只見一個人氣急敗壞跑將來。」 《精忠岳傳》第七一回:「正在盼望,忽見那些逃回軍士,氣急敗壞,跑回營來。」 在這幾個例證中,「氣急敗壞」都是用來形容狼狽慌張的樣子,但今人在使用這個成語時,亦有用於形容惱怒的樣子,如:「他前來請求幫助,不料被拒,於是氣急...
香汗     
瀏覽人次:2438 收藏人次:0
形容女子的汗水。[例]她跑完八百公尺後已是香汗淋漓,氣喘吁吁
上氣不接下氣     
瀏覽人次:1587 收藏人次:0
呼吸急促,氣喘吁吁。《官場現形記》第六○回:「畢竟他是有病之人,說到這裡,便覺上氣不接下氣。」《文明小史》第五七回:「大人上了年紀,這幾天喘得上氣不接下氣,那裡還禁得起藥針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