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40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深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帝王無為而治。《史記.卷八七.李斯傳》:「且陛下深拱禁中,與臣及侍中習法者待事,事來有以揆之。」
2.抱拳致敬。宋.王安石〈寄贈胡先生〉詩:「群臣面向帝深拱,仰戴堂陛方崔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雙手合握而行禮。如:「拱手」。
圍繞。如:「眾星拱月」。
彎曲如半圓形的。如:「拱門」、「拱橋」。
強迫推舉。如:「他被大家拱出來擔任班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上到下,或由表面到底部的距離大。與「淺」相對。如:「深井」、「深海」、「深淵」。
時間久、晚。如:「深秋」、「深更半夜」、「年深日久」。
奧妙、複雜、不容易了解。如:「深奧」、「深度」、「深遠」、「這句話的含義很深。」
濃厚的。如:「深厚」、「深交」、「深刻」、「深情」、「深藍色」。
非常。如:「深信」、「深知」、「深得人緣」。
一籌莫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一籌不吐注音︰| ㄔㄡˊ ㄅㄨˋ ㄊㄨˇ漢語拼音︰yī chóu bù tǔ釋義︰一點計策也提不出來。見「一籌莫展」條。 01.《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故大臣當興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當效忠而以忤旨擯棄,其極至於九重深拱而群臣盡廢,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源) 參考詞語︰一籌不畫注音︰| ㄔㄡˊ ㄅㄨˋ ㄏㄨㄚˋ漢語拼音︰yī chóu bù huà釋義︰一點計策也籌劃不出來。見「一籌莫展」條。 01. 宋.吳泳〈張范授武翼郎制〉:「言之則利析秋毫,行之則一籌不畫,寧不誤我王事哉?」 02.宋.劉克莊〈趙倅與灝條具軫腹事宜狀〉:「奈何玩習苟且,憂其急而妄動,幸其緩...
一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一個謀略、計策。語本《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傳四.蔡幼學傳》:「其極至於九重深拱而群臣盡廢,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
半籌不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籌莫展」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陛下欲盡為君之道,其要有三:事親、任賢、寬民,而其本莫先於講學。比年小人謀傾君子,為安靖和平之說以排之。故大臣當興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當效忠而以忤1>旨擯棄2>,其極至於九重3>深拱4>而群臣盡廢,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自非聖學日新,求賢如不及,何以作天下之才! 〔注解〕 (1) 忤:違逆、不順從。 (2) 擯棄:遺棄。擯,音ㄅ|ㄣˋ。 (3) 九重:指帝王。 (4) 深拱:無為而治。
莫展一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籌莫展」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陛下欲盡為君之道,其要有三:事親、任賢、寬民,而其本莫先於講學。比年小人謀傾君子,為安靖和平之說以排之。故大臣當興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當效忠而以忤1>旨擯棄2>,其極至於九重3>深拱4>而群臣盡廢,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自非聖學日新,求賢如不及,何以作天下之才! 〔注解〕 (1) 忤:違逆、不順從。 (2) 擯棄:遺棄。擯,音ㄅ|ㄣˋ。 (3) 九重:指帝王。 (4) 深拱:無為而治。
一籌不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點計策也提不出來。見「一籌莫展」條。01.《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故大臣當興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當效忠而以忤旨擯棄,其極至於九重深拱而群臣盡廢,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源) 
一籌不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籌莫展」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陛下欲盡為君之道,其要有三:事親、任賢、寬民,而其本莫先於講學。比年小人謀傾君子,為安靖和平之說以排之。故大臣當興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當效忠而以忤1>旨擯棄2>,其極至於九重3>深拱4>而群臣盡廢,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自非聖學日新,求賢如不及,何以作天下之才! 〔注解〕 (1) 忤:違逆、不順從。 (2) 擯棄:遺棄。擯,音ㄅ|ㄣˋ。 (3) 九重:指帝王。 (4) 深拱:無為而治。
半籌不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籌莫展」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陛下欲盡為君之道,其要有三:事親、任賢、寬民,而其本莫先於講學。比年小人謀傾君子,為安靖和平之說以排之。故大臣當興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當效忠而以忤1>旨擯棄2>,其極至於九重3>深拱4>而群臣盡廢,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自非聖學日新,求賢如不及,何以作天下之才! 〔注解〕 (1) 忤:違逆、不順從。 (2) 擯棄:遺棄。擯,音ㄅ|ㄣˋ。 (3) 九重:指帝王。 (4) 深拱:無為而治。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