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96.18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疏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據、會通古書的義理,加以補充、校訂、考證、闡釋。如清王念孫《廣雅疏證》、皮錫瑞《鄭志疏證》等。
〔白虎通疏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虎通疏證〕為清朝陳立所作,旨在闡釋〔白虎通義〕,取古代之典章制度概念,一一疏通證明。
  〔白虎通義〕之成書,源於東漢章帝時;因帝崇尚經術,大會諸儒於北宮白虎觀,講論五經之異同,章帝親臨稱制,考較得失,並命史官班固撰集其事,而成〔白虎通義〕一書,亦稱〔白虎通德論〕或簡稱為〔白虎通〕。此書為諸儒集體之作,而由班固總其成。其內容既博且雜,廣引經傳,並吸收了當代之陰陽五行和讖緯之學,以釋秦漢之典章制度。至其引經部分,多採今文家言,故論者有謂該書係集東漢初葉今學之大成。
  清道光年間,經學家陳立,字卓人,江蘇句容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進士,精通〔許氏說文〕、〔公羊春...
〔孟子字義疏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字義疏證〕一書為清儒戴東原的力作。東原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奉召入都充四庫纂修官,所校官書皆天文、算法、地理、水經、小學、方言一類,即東原初入京時所由見知於時賢的所謂「度數」(漢學),而非「義理」(宋學)。〔孟子字義疏證〕一出,世人始知東原亦深於義理。唯東原之論義理與宋儒不同之處,在於義理存乎故訓,故訓當本漢儒,而以周、秦諸子為旁證。其治經初似頗受惠棟之影響;唯惠氏一派以尊古守家法為究竟,以古今為是非之標準,認為「凡古必真,凡漢皆好」,是純粹的漢學派。然東原雖亦認為義理不得鑿空於古經之外,唯其用心則常在會諸經而求其通。即惠棟治經求其古,東原治經求其是;東原治經主從字義、名物、度數...
廣雅疏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朝王念孫著,二十卷。博搜漢以前古訓,由古音以求古義,頗多創見。以《廣雅》向無善本,訛文脫字甚多,乃旁考諸書,加以訂正。
通俗常言疏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民國孫錦標著。四卷。是一本方言俗語詞典,對於前出之書,在基礎上增補,也有解說與引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暢通。如:「疏通」、「疏解」、「疏導」。
不熟悉、不親近。如:「親疏」、「疏遠」、「疏離感」、「人地生疏」。
稀少、不周密。如:「稀疏」、「百密一疏」、「疏疏落落」。
忽視、不注意。如:「疏忽」、「疏於教導」、「疏於防範」。
分散。如:「疏散」、「仗義疏財」。
空虛、不實在。如:「空疏」、「才疏學淺」。
古時臣子上奏給皇帝的報告。如:「上疏」、「奏疏」、「拜疏」。
注解古文義理的文字。如:「注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斷定事實。如:「證明」、「證實」、「推證」、「論證」。
憑據。如:「人證」、「證據」、「停車證」、「借書證」、「足以為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文采的。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三上.釋詁》:「彧,文也。」疏證:「彧者,《說文》:『戫,有文章也。』《論語八佾篇》:『郁郁乎文哉。』彧、戫、郁並通。」
殫精竭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張居正〈翰林院讀書說〉:「訓誥典謨,聖人豈殫精極慮,作意而為之者哉!」 02.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序〉:「殫精極慮,十年於茲。」 參考詞語︰殫精畢思注音︰ㄉㄢ ㄐ|ㄥ ㄅ|ˋ ㄙ漢語拼音︰dān jīng bì sī釋義︰猶「殫精竭慮」。見「殫精竭慮」條。 01.《清史稿.卷二三二.寧完我列傳》:「臣敢不殫精畢思,用效駑鈍。」 參考詞語︰殫精畢力注音︰ㄉㄢ ㄐ|ㄥ ㄅ|ˋ ㄌ|ˋ漢語拼音︰dān jīng bì lì釋義︰竭盡精神與力量。見「殫精竭慮」條。 01.明.張居正〈示季子懋修書〉:「晝作夜思,殫精畢力,幸而藝成。」 02.清.薛福成〈應詔陳言疏〉:「飭下海疆大吏,薦舉輪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溼潤、不乾枯。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一下.釋詁》:「沮,溼也。」唐.白居易〈履道新居二十韻〉詩:「門閉深沉樹,池通淺沮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