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舉、支撐。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一下.釋詁》:「擎,舉。」如:「一柱擎天」。唐.張說〈姚文貞公神道碑〉:「八柱擎天,高明之位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洗米水。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八上.釋器》:「泔、潘,瀾也。」疏證:「淅米汁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物體直立。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四上.釋詁》:「豎,立也。」《全唐詩.卷七九八.花蕊夫人.述國亡詩》:「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一種語言文字,轉換為另一種語言文字,使人易於瞭解。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三.釋詁》:「譯,見也。」疏證:「見者,著見之義,謂傳宣言語使相通曉也。」唐.白居易〈蘇州重元寺法華院石壁經碑文〉:「以華言唐文譯刻釋氏經典,自經品眾佛號以降字加金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稱謂。母親。《廣雅疏證.卷六下.釋親》:「媼,母也。」《韓非子.外儲說右上》:「薄疑歸言之媼也,曰:『衛君之愛疑奚與媼?』媼曰:『不如吾愛子也!』」
徒勞無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白浪費精力,沒有任何效益。《通俗常言疏證.人事.徒勞無功》引《病玉緣劇》:「只怕藥物不靈,徒勞無功呵。」也作「徒費無益」、「徒勞無益」、「勞而無功」。
膽戰心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十分害怕。元.李文蔚《圯橋進履》第一折:「諕的我膽戰心驚魂魄消。」《通俗常言疏證.心意.膽戰心驚》引《元人神奴兒劇》:「好著我膽戰心驚。」也作「膽驚心顫」、「膽顫心驚」、「心驚膽戰」、「心驚膽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書上常見的穀類植物:(1)粟、小米。《爾雅.釋草》:「粢,稷。」三國魏.孫炎.注:「稷,粟也。」(2)黍一類的作物。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一一.穀部.稷》:「稷與黍,一類二種也。黏者為黍,不黏者為稷。」(3)高粱。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一○上.釋草》:「稷穰謂之䅳。」疏證:「稷,今人謂之高粱。」
強詞奪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無理由卻強行狡辯。《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孔明所言,皆強詞奪理,均非正論,不必再言。」《通俗常言疏證.言語.強詞奪理》引《空谷香劇》:「羞色膽包天,強詞奪理。」
登峰造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登上山峰到達絕頂。比喻達到極點或造詣高深精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佛經以為袪練神明,則聖人可致。簡文云:『不知便可登峰造極不?然陶練之功,尚不可誣。』」《通俗常言疏證.文事.登峰造極》引《意中緣劇》:「那裡像他的翰墨文章,樣樣登峰造極。」也作「造極登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