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罔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無所依據的樣子。《楚辭.東方朔.七諫.哀命》:「哀形體之離解兮,神罔兩而無舍。」
2.影子外圍顏色較淡的部分。《莊子.齊物論》:「罔兩問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無特操與?』」
3.山川中的木石精怪。《左傳.宣公三年》:「螭魅罔兩,莫能逢之。」也作「罔閬」、「魍魎」。
罔兩問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罔兩問景(影)是莊子的寓言,旨在諷諭人原為依附於世界的一分子,但卻不自知。如果人能覺悟人心有所依附,進而超越執見,便可理解萬物齊平的道理。罔兩是影外重影,必須依附影子而存在;影子又要依附形體才能存在,因此罔兩和影子的存在,都是有待的。有待是「要有先在條件」才能成立的意思。〔莊子‧齊物論〕記載這則寓言說:「罔兩問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 ,今子起;何其無特操與?』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惡識所以然?惡識所以不然?』」即是依附影子而存在的罔兩問影子說:「剛才你還在行走,現在又停下來;剛才你還坐著,現在你又站了起來,為什麼這麼沒有自己獨立的行動?」影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目是二的。如:「兩人」、「兩本書」、「兩個月」、「兩小無猜」。
雙方。如:「兩可」、「兩敗俱傷」、「勢不兩立」、「兩相情願」、「忠孝不兩全」。
少數。表示不確定的數目。如:「過兩天再說吧!」、「他的確有兩下子!」
量詞。用於計算重量的單位。公制一兩等於十分之一公斤;一臺兩等於十六分之一臺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繩線編成捕捉動物的器具。網的初文。《易經.繫辭下》:「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資治通鑑.卷三二.漢紀二十四.成帝元延三年》:「南驅漢中,張羅罔罝罘,捕熊羆禽獸。」
2.災禍、冤屈。《詩經.大雅.瞻卬》:「天之降罔,維其優矣。」《紅樓夢》第七八回:「既忳幽沉於不盡,復含罔屈於無窮。」
1.誣衊、陷害。《論語.雍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孟子.梁惠王上》:「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2.欺騙、蒙蔽。《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下》:「知萬物之情,不可罔以非類。」《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此皆以白為黑,欺天罔君者也。」
3.沒有。通「無」。如:「藥石罔效」。
1.惆悵失意的樣子。通「惘」。《文選.宋玉.神女賦.序》:「罔兮不樂,悵然失志。」《資治通鑑.卷八二.晉紀四.武帝太康十年》:「久在中書,專管機事。及遷尚甚罔悵。」
2.迷惑、困惑。通「惘」。《論語.為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不可、不要。表示禁止。通「毋」。《書經.大禹謨》:「罔違道以干百姓之譽,罔咈百姓以縱已之欲。」
不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善。《左傳.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
魍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山川中的木石精靈。《文選.張衡.西京賦》:「螭魅魍魎,莫能逢旃。」《西遊記》第一八回:「也不曉得有甚麼鬼祟魍魎,邪魔作耗。」也作「罔兩」、「罔閬」。
2.影子外圍顏色較淡的部分。《文選.班固.幽通賦》:「恐魍魎之責景兮,羌未得其云已。」也作「罔兩」。
螭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山林間害人的精怪。人面獸身四足,為山川木石之精氣蘊積化育而成。《左傳.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文選.陸機.挽歌詩三首之二》:「壽堂延螭魅,虛無自相賓。」也作「魑魅」。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