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9.52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觀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察人或事物後所得感想。如:「這次所舉辦的最新資訊展覽,大家的觀感都不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如:「觀賞」、「觀光」、「參觀」、「觀看」。
景像、情景。如:「奇觀」、「景觀」、「外觀」、「恢復舊觀」。
看法、意識。如:「觀念」、「主觀」、「人生觀」、「世界觀」。
道觀:道教的寺廟。
小樓及其上之建築物。如:「樓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心受觸動。如:「感動」、「感念」、「感天動地」、「情節感人」。
相應、受影響。如:「感應」、「感召」、「感染」。
情意、感覺。如:「感情」、「美感」、「好感」、「百感交集」。
表示謝意。如:「感謝」、「感激」、「感恩」。
覺得。如:「深感不安」、「感到意外」。
接在名詞後面,表示某種自覺或自我認知。如:「責任感」、「成就感」、「幽默感」。
感冒:一種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
投射作用(Projec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機,或可能具危險性的念頭或衝動,通過此一防衛機轉轉移至另外一人身上,歸諸他人,此時,這些不良負面的觀感,便以「來自外部世界的威脅」的形式而出現,藉以自我保護,減輕內心焦慮,維持個人的價值感的心理歷程。例如本身對暴力書籍、影片非常有興趣的人,可能因為投射作用,反而在反暴力的團體中顯得投入及活躍(認為別人有此興趣是極為敗壞不良的,因此參加反暴力的團體)。 應用與舉例學生在考試時想要作弊,便以投射作用認為其他學生一定也想以作弊取勝,「既然別人都這樣想了,那也不差我一個」,藉此減低罪惡感。又例如,一個學生平素學習不努力,考試作...
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貌,此即所謂的「社會性別」,又稱「性別氣質」,代表個人對自己或他人所具有的男性化或女性化特質的一種主觀感受,也說明社會對男性或女性行為舉止上的「期待」與「評價」。例如:男性可能被教育成應具備陽剛氣質,而社會中的人亦用如此的標準來審視男性,認為男性則須具備陽剛氣質,若無,則期望其修改。 參考書目註1: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臺北:巨流,2009三版)。註2:Craig Calhoun/Donald Light/ Suzanne Keller原著,林瑞穗編譯,《社會學概論》,(臺北市:麥格羅希爾,2004)...
杜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借鑒作用、教育作用和審美作用都是難以企及的。 藝術特色 杜詩最大的藝術特色是,詩人常將自己的主觀感受隱藏在客觀的描寫中,讓事物自身去打動讀者。且杜詩語言平易樸素、通俗、寫實,但卻極見功力。他還常用人物獨白和俗語來突出人物性格的個性化。在刻畫人物時,杜甫特別善於抓住細節的描寫,如《北征》中關於妻子兒女的一段文字就是非常突出的例子。杜甫詩風多變,但總體來看,可以概括為沉鬱頓挫。這裡的沉鬱是指文章的深沉蘊蓄,頓挫則是指感情的抑揚曲折,語氣、音節的跌宕搖曳。
摹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作者對各種事物的觀察、透過主觀感受加以形容描寫的修辭法。如朱自清〈荷塘月色〉文中的「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鬱鬱的。」即屬於視覺的摹寫。
人種誌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次。 一、人種誌概念分析(一) 現象學理論為了充分了解個人的行為,必須先了解參與者有關的特定行為的主觀感受和想法,而參與者本身的感受和想法因為有自己本身的經驗本質,所以研究者無法直接觀察,所以就要用非強制性的方式,透過個別的、非結構性的訪談,來傾聽個人的觀點。所以現象學主張從參與者對其社會的觀點,了解概念。(二) 紮跟理論紮跟理論的產生,需要一在評閱資料,從不同片段資料蒐集證據,而這些必須仰賴研究者的領悟和理解力才能夠達成。而此理論通常採開放是訪談,作為蒐集資料的主要方法,而研究者必須訪談具有不同經驗的群體讓資料飽和才結...
量尺問句(scaling_ques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體計量,讓個案對於問題解決產生比較積極且正面的態度。3. 可應用在輔導過程,評估個案的改變情形和主觀感受。4. 透過具體評量,比較容易看到個案的改變與進步。 量尺問句的使用量尺問句可以讓個案為自己的狀態評分,也可以讓個案想像他的朋友或家人,對個案狀態可能的評分為何。量尺兩端的命名需要清楚且具體,盡量使用呈現程度差異的描述,例如高低的描述,而非兩個極端的分類。個案做出的評量可能與諮商師的預期不符,諮商師需要尊重個案的評量,並進一步瞭解這個評分的意義。若個案不習慣或不喜歡對個人經驗進行評量,資商師要尊重個案的意願,並瞭解個...
團體開始階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員對於團體及個人的目標產生希望,以及願意是當冒險。4. 凝聚力:領導者可藉由催化成員表達其對團體的觀感,促進團體成員間正向的互動,或是共同達成一見團體任務。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團體開始、團體開始階段 參考資料註1. 吳武典、洪有義、張德聰(2010,二版)。團體輔導 (150~159)。臺北市:心理出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