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2.57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訓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級對下級或長輩對晚輩的教導指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告訴、宣布。如:「訓示」。《禮記.禮運》:「刑仁講讓,示明有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導、教誨。如:「教訓」、「訓示」、「訓誨」、「訓斥」、「訓勉」。
念茲在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牢記在心,念念不忘。語出《書經.大禹謨》。[例]父親的訓示,我總是念茲在茲,一刻也不敢忘記。
異曲同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技巧造詣是一樣的高明,內容豐富,文筆豪放。您如此努力,卻屢次被黜,官運不順,自己都該好好想想,幹嘛還訓示別人!」文中的國子先生即韓愈自稱,韓愈藉著別人的口吻,宣洩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慨,原用以自嘲。後來「異曲同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原用來比喻不同人的辭章或言論同樣精彩,後則用於比喻不同的作法收到同樣的功效。
正襟危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理服裝儀容,端正的坐好。形容莊重嚴肅的樣子。[例]與會人員個個正襟危坐,安靜聆聽主席訓示
一笑置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僧惠洪(西元1071∼1128),號覺範。所著《石門文字禪》一書,內容輯錄自己生平寫就的詩文。在〈題所錄詩〉篇中他說,他在各寺院道場講述佛法精要,但都不曾想過要將這些言論收錄成書,而弟子惠英卻編了兩本篇幅很大的書,但是臨濟宗是強調頓悟,不以著書立說為志,他覺得愧對九祖的訓示,想將書拿去燒掉。可是一想到惠英這麼好學,只好笑一笑把書擱放在一旁。後來「一笑置之」被用來形容不當成一回事。此外,在陸游〈書夢〉詩和楊萬里〈觀水歎〉詩中,也可看到「一笑俱置之」和「一笑姑置之」的用法,可見「一笑置之」在宋代已被廣為使用。
明知故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知故犯」的意思是明明知道是錯的,卻故意去違犯。例如國家頒布了法令,人人都應該遵守,但是有些人因不知法而犯法,這是無心之過,還可原諒;如果是明明知道法令規定如此,卻故意去觸犯,這就是「明知故犯」了。這種意念在文獻上比較早的出處是宋代陳世崇的《隨隱漫錄》卷一引西山蔡先生對子孫的訓示說:「蓋不識好惡,如童稚,如醉人,雖有罪可赦,若知而故犯,王法不可免也。」意思是說:一個人不明是非,就像小孩子和醉漢,如果犯錯,還可以原諒;但是如果是已經知道不對了,還去犯錯,那就應該受法律制裁。這裡的「知而故犯」就是「明知故犯」的意思。後來「明知故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明明知道不對,卻故意去做。在宋...
回心轉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熹為宋代大儒,門下學生很多,他與學生之間的問答討論,多被收錄在《朱子語類》一書裡。〈訓門人〉一章所錄為朱子對門人的訓示,其中記載了一段他對魏元壽問《大學》的應答。朱子藉著這個機會,對當時的學者批判一番,他說道:當今學者的通病在於「先立私意」、「主張己說」,他們引用聖人言論,不過是藉以接續自己的學說,而非真正汲取聖人話中真義。朱熹又說:人在一天裡,內心的私心意念可說是不曾中斷,但這些學者在百念之中,卻不曾放棄成見,也不曾改變自己的主觀態度,然後把聖人話語再仔細斟酌思量,以揣摩聖人所欲傳達的道理。朱熹話中,批評當時學者「不會略略回心轉意去看,把聖賢思量」,是批評他們雖然讀聖賢書,卻不知應該改變自...
誓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隊出征前,召集將士予以訓示告誡,表示堅決的戰鬥意志。《北史.卷一二.隋煬帝本紀》:「況乎甘野誓師,夏開承大禹之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