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2.01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詞林紀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代張宗橚撰,二十二卷。收錄唐、宋、金、元的詞壇故事,並有考證、評論附於詞後。共收詞家四百二十二人,徵引豐富,末附張炎《樂府指迷》、陸韶《詞旨》和許昂霄《詞韻考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的所作所為,都稱為「事」。如:「事情」、「人事」、「事與願違」。
職業。如:「謀事」、「事業」、「事求人」、「人浮於事」。
關係、責任。如:「當事人」、「沒你的事,請別插手!」
變故。如:「出事了!」、「交通事故」、「平安無事」、「九一八事變」。
奉養。如:「事奉父母」。
做。如:「大事宣傳」、「不事生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木或竹子叢生的地方。如:「竹林」、「樹林」、「森林」、「防風林」。
同類的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如:「碑林」、「儒林」、「藝林」。
像樹木一樣地密集。如:「高樓林立」。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載。如:「紀錄」、「紀實」、「紀要」。
古代以十二年為一紀,今以百年為一世紀。如:「他的理論堪稱為本世紀最大的發明。」
年歲。如:「年紀」。
治理、綜理。如:「經紀」。
法度、準則。如:「紀律」、「風紀」、「綱紀」、「違法亂紀」。
本紀的簡稱。為史書紀傳體體例之一,專記古代帝王的行蹟。如:「五帝紀」、「項羽本紀」。
地質年代分期的單位。如:「寒武紀」、「侏羅紀」。
紀念:思念不忘。如:「青年節的制定,乃是為了紀念黃花岡七十二烈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言表義的基本單位。如:「名詞」、「形容詞」、「單音詞」、「合成詞」。
有組織的或片段的語言文字。如:「歌詞」、「文詞」、「演說詞」。
一種格律文學。興起於唐代,在宋代最為興盛。由古之樂府演變而來,其後又遞變而為曲。句法多長短不一。或稱為「詩餘」、「長短句」。
紀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載事情。如:「紀事本末體」。唐.韓愈〈進學解〉:「紀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貪多務得,細大不捐。」
詞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文人、文詞薈萃的地方。南朝梁.蕭統〈答晉安王書〉:「殽核墳史,漁獵詞林。」也稱為「詞曹」、「辭林」。
2.明代洪武初年建翰林院,匾額題為詞林,故通稱翰林院為「詞林」。
漁歌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漁歌子》: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大概是民間的漁歌。據《詞林紀事》轉引的記載說,張志和 曾謁見 湖州剌史 顔真卿,因爲船破舊了,請顔幫助更換,並作《漁歌子》五首。 這五首詞描述漁家生活的瀟灑閒逸,將原本平淡無奇的漁家生活,作者以生動的筆法,充份的表現出江南的春景。漁人自得其樂般,不憂慮,不歎窮,自由自在的生活,表露了人生高潔的思想。句中有靜有動,互相舖陳,讓整首詞更顯活潑生動。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