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跳舞     
瀏覽人次:1960 收藏人次:4458684
隨著音樂的節奏,跳著一定步伐的舞蹈。《文明小史》第五一回:「招了幾個歌妓,跳舞了半點鐘,卻花到百十塊洋錢。」
跳舞     
瀏覽人次:221 收藏人次:0
DDR俗稱跳舞機,是由日本專門製作電腦遊戲設備的科樂美(Konami)公司開發的音樂街機。由於玩法簡單易懂,初學者也可輕鬆上「腳」,因此推出後,受到年輕人及上班族的很大歡迎。DDR分成兩種,包括大型電玩DDR及家用DDR,則分為PC DDR及PS(play station)DDR兩種。但已出現另一種電視遊樂器的DC(Dream cast)DDR。
外阿塔阿瑞嘉;兒童跳舞     
瀏覽人次:105 收藏人次:0
舞蹈類型名。毛利族語。以字面上翻譯,意為「用手唱的歌」;但是,事實上它的真意為「兒童跳舞」。另一方面,成人的活動稱之為「外阿塔可瑞」(waiatakori)。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跳舞女孩     
瀏覽人次:74 收藏人次:0
亞美尼亞(Armenia)地區中世紀少女舞者的通稱,在各種節慶中演出;另外還有Hushka Parik即「哀傷舞者」(mournful dancers),依照慣例是由祭司(Vahuni)來管理。遊唱樂人們(ashoughs/ashuk)作曲並吟誦舞蹈模仿劇(dance-mimes);在某些重要的慶宴上,主祭司(Kaholikos)負責安排典禮儀式。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跳舞     
瀏覽人次:51 收藏人次:0
舞名。德文字面上即「七跳」之意,此舞為2/4拍子的雙人舞。舞至某段落,男舞者需作七種跳躍動作,其中兩次足部跳躍、兩次帶及膝、兩次帶及肘、最後的跳躍以前額觸地;此時女伴單足觸地旋轉圍繞著他。跳舞時有詩詞伴唱。此舞起源於德國的西發里亞(Westphalia),當地有一種習俗,復活節時,男男女女圍繞著橡樹跳舞,橡樹周圍地上掘了七個坑,舞者每做一個跳躍動作,都期待能跳落在坑上。其他地區也有相似的舞蹈,如巴斯克(Basque)的《七躍舞》〔見Zazpi Jausiak〕;錫蘭的《七步咒》〔見Spell of Seven Steps〕;比利時與荷蘭的《七躍舞》〔見Zevensprong〕。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13968 收藏人次:5241466
1.一種配合音樂節奏活動身體、表演各種姿態的藝術。[例]跳舞、芭蕾舞、交際舞
    
瀏覽人次:7759 收藏人次:3201483
似跳的動作。如:「跳棋」、「跳舞」、「高空彈跳」。
不亦樂乎     
瀏覽人次:35368 收藏人次:838339
本指不是也叫人感到很高興嗎?今多用以指事物發揮到極致,有澈底、盡興的意思。語出《論語.學而》。[例]營火晚會上,大家盡情的跳舞、歌唱,個個玩得不亦樂乎。
循規蹈矩     
瀏覽人次:25265 收藏人次:2543464
「循規蹈矩」之循、蹈都有遵行、實踐的意思。規、矩則是指圓規和角尺,是訂定方圓的工具,引申為標準、禮法。所引典源《隋書.卷一四.音樂志中》裡,記載了皇太子出席宴會,入座後上酒,樂工演奏的歌辭第三章,大意是說:以禮來整治天下,使能共同輔佐朝庭。每一個人都能應規蹈矩,操行貞固;以音樂來教化天下,使能和睦風氣廣布,每一個人都能過著唱歌跳舞的快樂生活。後來「循規蹈矩」的成語就從這裡演變出來,用來形容遵守禮法,不踰越法度。「循規蹈矩」較早的書證如《朱子語類.卷一三七.戰國漢唐諸子》:「雖是卑淺,然卻是循規蹈矩,要做事業底人,其心卻公。」
姍姍來遲     
瀏覽人次:18590 收藏人次:2162450
據《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載,漢武帝寵妃李夫人,因為長得十分美麗,又擅長唱歌跳舞,很得武帝歡心,但是,進宮沒幾年,她就生病過世。李夫人死後,漢武帝非常思念她,還將她的畫像掛在甘泉宮中。有一個名叫少翁的方士,知道這件事後,就自我推薦,說可以召喚李夫人的靈魂來和漢武帝相見。那天晚上,少翁作法後,漢武帝果然看到一個形似李夫人的黑影出現在帳幕中,或坐或行。礙於少翁之前交代不能太靠近觀看,使得漢武帝更加思念李夫人,心情變得十分感傷,便寫了一首詩,請樂工譜曲傳唱宮中,這首詩歌的部分內容是:「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大意是:帳幕中的人影是不是你呢?我站在這裡看著你,你為什麼偏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