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65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麻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對事情失去應有的知覺。如:「我對感情一事已麻痺了。」
麻痺不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於事物感覺遲鈍或漠不關心。明.李贄〈寄答留都〉:「今但以仁體稱兄,恐合邑士大夫皆以我為麻痺不仁之人矣。」也作「麻木不仁」。
腦性麻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由於分娩時頭部的損傷、出血、血栓、續發性腦炎,導致引起患兒異常運動、智障等症狀的疾病。
麻痺大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缺少警覺,粗心不謹慎。如:「這件事需處處小心周到,不可麻痺大意。」
小兒麻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兒麻痺為肢體障礙的一種類型,係由於可傳染的濾過性病毒侵入脊髓引起骨髓炎或骨膜炎,造成脊髓神經之損傷而產生肌肉麻痺或肢骨發育障礙等狀態。小兒麻痺多數於幼年期間罹患,其肢體麻痺的部位大多數在下肢,障礙的性質則呈弛緩性肌肉無力的狀態。自一九五六年沙克疫苗(Salk Vaccine)的使用後,已可有效預防小兒麻痺的發生。
肌肉麻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肌肉因神經受傷而無法隨意動作的情況,稱為「肌肉麻痺」。
小兒麻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一種由濾過性病毒所引發的急性傳染病。參見「急性脊髓灰白質炎」條。
心臟麻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臟因受過度衝擊、刺激,而停止跳動,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麻痺性貝毒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係指存在於多種藻類的一種引起麻痺性貝類中毒的毒素,可經由食物鏈傳遞而進入其它海洋生物。毒素的產生與水域中藻類大量繁殖形成紅潮有關。貝類或其它海洋生物攝食有毒渦鞭毛藻如塔瑪藻(Gonyaulax tamarensis)後,毒素進入其體內。此種毒素含多種複合物,包括saxitoxin、gonyautoxin I-IV及neosaxitoxin等多環醚類化合物,係神經毒。其作用機轉與河豚毒素類似,可抑制鈉離子通道而阻斷神經傳導及骨骼肌細胞去極化。對人之經口致死量約14mg。
麻痺性貝類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誤食含巨蚌毒素(saxitoxin)或其它相關毒素之貝類而引起的中毒症。台灣地區曾有多次西施舌貝(purple clam, Hiatula diphos)之中毒事件報告,最嚴重的一次發生於民國75年。潛伏期約30分鐘,持續時間多在12-24小時。主要症狀與河豚毒素極類似,包括唇舌麻木感、肢端麻木及漸進性麻痺、頭痛、眩暈、運動失調、身體漂浮感、吞嚥困難、言語困難、暫時性失明等神經症狀;並可有噁心、嘔吐等表徵,但與河豚中毒不同的是麻痺性貝類中毒不會有低血壓。嚴重中毒者可能會呼吸困難,呼吸衰竭,嚴重者可致死。一般而言,如經24小時仍存活且無併發症者,預後良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