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椹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ēn
解釋:
  1. 同「砧」。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ēn
解釋:
同「砧」。
注音:
漢語拼音: shèn
解釋:
[名]
1.桑樹的果實。晉.曹毗〈涉江賦〉:「紫蓮被翠波而抗英,碧椹乘天岸而星懸。」
2.木頭上所生的菌類。北周.庾信〈對雨詩〉:「濕楊生細椹,爛草變初螢。」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ㄓㄣ

指捶或切物時所用之墊具。同「砧」。《玉篇.木部》:「椹,鐵椹,斫木櫍。」

㈡ㄕㄣˋ

1. 桑樹之果實。晉.曹毗〈涉江賦〉:「紫蓮被翠波而抗英,碧椹乘天岸而星懸。」《梁書.卷三三.列傳.劉孝綽》:「殿下降情白屋,存問相尋,食椹懷音,矧伊人矣。」

2. 木頭上所生之菌類。北周.庾信〈對雨〉詩:「濕楊生細椹,爛草變初螢。」

@B03944

注音: ㈠ㄓㄣ ㈡ㄕㄣ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椹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