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雨 - 教育百科
ˇ
播放
ˇ
部 + 0 畫 = 8 [一]yǔ[二]yù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而降落的小水滴。如:「下雨」、「雨水」、「梅雨」、「風雨交加」。
  2. 舊雨:指老朋友。如:「舊雨新知」、「舊雨重逢」。
注音:
解釋:
  1. 下雨。用於文言文中。如:「雨我公田」。
  2. 落下、降落。用於文言文中。如:「雨雪」。
  3. 潤澤。如:「夏雨雨人」。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雨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而降落的小水滴。
    【例】春雨、梅雨、風雨交加
  2. 借指朋友。
    【例】舊雨新知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下雨。
    【例】天不雨
  2. 降落、落下。
    【例】雨雪、雨雹
  3. 潤澤、滋潤。
    【例】夏雨雨人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而降落的小水滴。如:「春雨」、「梅雨」、「風雨交加」、「秋風秋雨愁煞人」。
2.朋友。如:「舊雨新知」。唐.杜甫〈秋述〉:「秋,杜子臥病長安旅次,……,青苔及榻,常時車馬之客,舊雨來,今雨不來。」
3.二一四部首之一。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下雨。《詩經.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傳.有若傳》:「他日,月宿畢,竟不雨。」
2.降落、落下。如:「雨雪」、「雨雹」。《淮南子.本經》:「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宋.蘇軾〈喜雨亭記〉:「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為襦;使天而雨玉,飢者不得以為粟。」
3.滋潤、灌溉。唐.孟郊〈終南山下作〉詩:「山村不假陰,流水自雨田。」唐.鮑溶〈答客〉詩:「勞問圃人終歲事,桔槔聲裡雨春畦。」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ain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雨是液態的降水,其水滴直徑大於0.5公厘。若水滴直徑小於0.5公厘,則稱為毛毛雨(drizzle)或毛雨。大氣中雨滴形成時,可能一直都是液態的;也可能剛開始時是冰晶,然後在下降途中融解而變成液態水滴。根據我國氣象局的規定,雨量計之雨量紀錄不能使暴露面潮溼或完全覆蓋者稱為微雨;若雨量每小時不足3公厘或6分鐘內最大雨量不足0.3公厘者,稱為小雨;若每小時雨量在3公厘至15公厘之間,或6分鐘內之最大雨量在0.3公厘至1.5公厘之間者,稱為中雨;若每小時雨量在15公厘以上或6分鐘最大雨量在1.5公厘以上者,稱為大雨。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ō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而降落的水滴。
同義詞: 雨水
音讀: ú
又音: í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而降落的水滴。
    例如:雨水 ú-suí(節氣名)。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雨水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