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白肋蜑螺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白肋蜑螺
英文名: Nerita plicata
描述:
螺塔明顯,殼表具許多明顯的白色螺肋,有時螺肋上有類似虛線的黑色條紋。殼口有許多外唇齒,在外緣上方及下方均有一個特大的內唇齒,內唇滑層發達、微凸且具條紋狀突起,內唇殼緣有大型的內唇齒。口蓋表面及內面均為黃褐色,表面具有滑層顆粒,無小口蓋柄,內緣帶有浮彫,外緣帶有浮彫,口蓋柄為長方形。
分布:
台灣分布: 基隆市,花蓮石梯坪,台北縣貢寮鄉蚊子坑,台北縣八里鄉十三行遺址,台北縣淡水,台北縣石門鄉,台北縣野柳,台北縣鹽寮至宜蘭縣大溪,基隆市,宜蘭縣石城,宜蘭縣大里,宜蘭縣蘇澳,花蓮,高雄縣,屏東縣大樹房,花蓮縣大港口,屏東縣南灣,澎湖大倉島,澎湖北部海域,澎湖內海海域,蘭嶼,綠島,龜山島,花東海岸,屏東縣東港,屏東縣恆春半島,屏東縣海口,台灣東北角,南沙太平島,東沙島,高雄市柴山海岸世界分布 : 廣東、海南、西沙、印尼
作者: 臺灣貝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