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羶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ān
解釋:
  1. 羊身上的臊味。
    【例】沒吃到羊肉,卻惹得一身羶。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ān
解釋:
[名]
羊身上的臊味。《廣韻.平聲.仙韻》:「羶,羊臭也。」宋.陸游〈書事〉詩:「醪酒芳醇偏易醉,胡羊肥美了無羶。」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ià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臊、腥。動物的體臭味。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