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兀兀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wù w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ù wù
解釋:
1.高聳矗立的樣子。唐.楊乘〈南徐春日懷古〉詩:「興亡山兀兀,今古水渾渾。」明.朱權《荊釵記》第一九齣:「巍巍駕海紫金梁,兀兀擎天碧玉柱。」
2.依然。金.元好問〈雁門道中書所見〉詩:「金城留旬浹,兀兀醉歌舞。」
3.勞苦不息的樣子。唐.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兀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