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風藤泰節蜱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Thacra piperasia體呈紡棰形,雌性體長約123μm, 雄性未發現,硬皮板在末端凹陷,硬皮板網紋中線由基部至中間,臨中線完整,亞中線缺乏,背毛瘤靠近硬皮板後沿,背毛向後,足部節正常,足毛正常,基部區域光滑,前胸板缺乏,羽爪為單形,具六裂,後體部背板有三脊起,中脊與二側脊漸次癒合於末端,側毛缺乏,性蓋具有約12條縱脊,棲息於菲律賓風藤(Piper philippinum)葉背上,無明顯為害症狀,分佈於臺灣綠島及泰國。
知識 1:
游盪﹝Vagrant﹞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風藤泰節蜱
中文門名: 節肢動物門
中文綱名: 蛛形綱
紀錄類別: 無脊椎動物節蜱知識單元
中文科名: 節蜱科
中文亞科名: 葉刺節蜱亞科
拉丁種小名: piperasia
拉丁屬名: Thacra
拉丁亞科名: Phyllocoptinae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亞綱名: Acarina
拉丁總科名: Eriophyoidea
拉丁科名: Eriophyidae
拉丁門名: Arthropoda
中文總科名: 癭蟎總科
學域-大分類: 動物-節蜱動物類
拉丁亞目名: Prostigmata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中文亞目名: 前氣門亞目
中文目名: 輻蟎目
拉丁目名: Actinedida
中文亞綱名: 蟎蜱亞綱
拉丁綱名: Arachnida
拉丁族名: Tegonotini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風藤泰節蜱
英文名: Thacra piperasia
描述:
外形為紡椎狀,體長約123微米,具背盾板葉,背剛毛瘤位於背盾板後緣,背剛毛向後伸展,雌性蓋表面具縱脊,羽爪單型、六裂。
分布:
臺灣(綠島)、泰國。
作者: 黃坤煒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