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髴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ㄅㄧㄠ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15
  • 漢語拼音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髣髴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婦人的頭飾。《廣韻.入聲.物韻》:「髴,婦人首飾。」宋.歐陽修〈班班林間鳩寄內〉詩:「又云子亦病,蓬首不加髴。」
[副]
參見「髣髴」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ㄈㄨˊ

1. 「髣髴」:

⑴ 似乎、好像、近似。《說文解字.髟部》:「髴,髴若似也。」清.段玉裁.注:「髴與人部仿佛之佛義同,許無髣字,後人因髴製髣。」《玉篇.髟部》:「髴,髣髴。」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南史.卷一二.后妃列傳下.梁武丁貴嬪》:「嘗於供養經案側,髣髴若見神人,心獨異之。」宋.蘇軾〈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詞:「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髣髴三更。」亦作「仿佛」、「彷彿」。

⑵ 髮亂貌。《集韻.去聲.未韻》:「髴,髣髴,髮亂。」《類篇.髟部》:「髴,髣髴,髮亂皃(貌)。」

2. 首飾。《廣韻.入聲.物韻》:「髴,婦人首飾。」《集韻.入聲.勿韻》:「,首飾。或作髴。」

@N00012

㈡ㄈㄟˋ,ㄈㄨˊ之又音。

注音: ㈠ㄈㄨˊ ㈡(又音)ㄈㄟ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髴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