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石斧 - 教育百科
ˊ
ˇ
  • 漢語拼音 shí fǔ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í fǔ
解釋:
用石磨製成的斧頭。新石器時代已見使用。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石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石斧 (wasay a vato)以石塊打製成。在鐵器尚未傳入蘭嶼之前,雅美族人都會將此石斧作為開墾時砍樹、砍草的傳統工具,現在已經被鐵器所取代。
知識 1:
"   石斧 (wasay a vato)以石塊打製成。在鐵器尚未傳入蘭嶼之前,雅美族人都會將此石斧作為開墾時砍樹、砍草的傳統工具,現在已經被鐵器所取代。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石斧
分類: 物料工具和裝備:農具:石斧
功能用途: 農具
學域-大分類: 人類-民族
文化區: 南島語族
族群: 雅美(Yami)
紀錄類別: 民族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