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掬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ㄩㄥˋㄌㄧㄤˇㄕㄡˇㄆㄥˇㄑㄩˇㄖㄨˊ:「ㄐㄩˊㄑㄩㄢˊ」、「ㄐㄩˊㄧㄣˇ」、「ㄒㄧㄠˋㄖㄨㄥˊㄎㄜˇㄐㄩˊ」。
  2. ㄑㄧㄠˊㄑㄧˇㄖㄨˊ:「ㄐㄩˊㄗㄨㄟ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掬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用兩手捧取。
    【例】掬泉、掬飲
  2. 翹起。
    【例】掬嘴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用兩手捧取。如:「掬泉」、「掬水而飲」。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三.貝編》:「上令左右掬庭水嗅之,果有檀香氣。」
2.情態顯露於外,似可用手抓取。如:「笑容可掬」、「真情可掬」。
3.噘、翹起。《西遊記》第五四回:「八戒採著馬,掬著嘴,擺著耳朵。」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