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2.50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所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加在別人身上。《論語.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一折:「待驅兵領將,積草屯糧,平白地要把鄰邦困,可不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想要滿足的願望和需求。如:「欲求」、「物欲」。
想要、希望。如:「意欲」、「欲哭無淚」、「欲蓋彌彰」、「欲罷不能」、「暢所欲言」、「隨心所欲」。
將要。如:「搖搖欲墜」、「飄飄欲仙」、「呼之欲出」、「震耳欲聾」、「山雨欲來風滿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稱,猶自己、己身。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虛字。置在動詞前,暗示動作達到的事物。如:「前所未聞」。《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給。《論語.衛靈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推己及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論語.衛靈公》中,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就是說,自己所不喜歡的事情,不要加在別人的身上。而在晉.傅玄《傅子.卷一.仁論》中,則更進一步將孔子的思想擴大,認為不但要「己所不欲,無施于人」,更要「推己所欲,以及天下」。也就是說,將自己所願意的事情,施行在其他人的身上,做到「推己以及人」。因此,自己孝順父母,也要讓別人孝順父母;自己家庭和樂,也讓其他人的家庭和樂;自己不願遭受飢寒,也幫助別人不會遭受飢寒。唯有當一個人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時,才能做到「推己以及人」,達成真正的仁恕之道。後來「推己及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
符號互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程中,不斷釋出的訊息及符號,猶如演員在舞台上不停對另一演員釋放自身欲透露的訊息,此即前台,而不斷掩蓋己所不欲人知的訊息,也就是將訊息藏在身後的後台,不讓對方知道,而社會化程度越高的人,其控制訊息在前後台流動的能力越強;至於互動兩者之間以外的人士,則稱為第三者,第三者有時可以輕易看透雙方的後台。(註1) 原則Blumer所提出的符號互動論三大原則乃是:壹、「人對事物採取的反應,乃是由事物對於人之意義所產生的。」貳、「事物對人的意義,則源自於先前的社會互動。」參、「社會行動是由個別行動的結合,而產生的。」(註2) 關鍵字中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加。如:「施壓」、「薄施脂粉」。《論語.衛靈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莊子.大宗師》:「利澤施乎萬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己及人之道。《論語.衛靈公》:「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