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鰉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ㄩˊ
  • 部首外筆畫 9
  • 總筆畫 20
  • 漢語拼音 huá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áng
解釋:
參見「鰉魚」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體形為長紡錘狀,身長自六、七尺至二丈不等。有若干特徵像鮫魚,但無盾鱗而有骨板。《集韻.平聲.唐韻》:「鰉,魚名。」《紅樓夢》第五三回:「家湯羊二十個,家風羊二十個,鱘鰉魚二個,各色雜魚二百斤。」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金重牛魚,即瀋陽鱘鰉魚,今尚重之。」

注音: ㄏㄨㄤ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鰉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