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8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搬動轉。《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傳》:「今賊臣作亂,朝廷遷。」
前言奧蘇貝爾提出意義學習理論,強調所學的事物必須對學習者具有意義,才能夠產生學習,並認為學習者的先備知識是意義學習產生的必要條件。奧蘇貝爾認為個體在學習新概念時,會用自己既有的先備知識來檢核新概念,試圖將它納入舊有的認知結構之中,進而同化成自己的知識。水平遷是學習遷的一種形式,學習遷(transfer of learning),也稱為訓練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改變原來的位置或方向。如:「火車緩緩向前動。」
2.變更。《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若說是書辦的考核,可見這大部的則例是動不得的了。」
貧賤不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然貧窮低賤但仍不改其操守。《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用(Displacement) 定義個體把對某人事物積鬱的情緒、衝動(通常為負向),轉到另一個比較不具危險性與威脅性的人事物身上,以尋求發洩,減輕自己的精神負擔。屬於神經症性的防衛機轉(Neurotic Defense)。佛洛依德認為轉作用是處理攻擊、性衝動最好的方式,基本驅力是無法改變的,但滿足驅力的對象則可以改變。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挪借用。多指金錢而言。《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官人何處挪這項錢來?卻是甚用?」也作「挪用」。
2.動。如:「把桌椅一塊兒挪過來。」
氣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氣養體」出於〔孟子‧盡心上〕,記載孟子從范邑到齊國都城,看見齊國王子所表現出來的氣度、儀態而發出來的慨嘆。孟子說:「居氣,養體,大哉居乎!夫非盡人之子與?王子宮室、車馬、衣服多與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況居天下之廣居者乎!」
  孟子從看到齊國王子的儀態氣度,說明居住環境與氣氛對人所造成的影響。他說王子也是人家的孩子罷了,所用的車馬、衣服、器具、住所,和別人也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但是他所處的環境影響,習見禮儀,動作言辭有節度,無形中薰陶出來的氣度、儀態和一般人就不同了。孟子由此衍申,那些居天下之廣居,即居於仁道之中的仁人,他們在仁義中陶融,所表現的當然是聖人的...
情別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男女戀愛,一方中途變卦,改變愛戀對象,稱為「情別戀」。
項法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項法則(Shift regulation)目錄1 發展概念2 項求解3 應用問題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發展概念在此單元中主要培養學生解決三項問題之能力,第一為當一邊為未知數,而另一邊為已知數時,學生須將此未知數求出,第二即為兩邊皆有未知數與已知數時,學生應培養先整理式子,將其變為未知數為一邊,已知數為一邊後,再利用項的概念作解答,最後一種則是提供相當的應用問題,培養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於無形之中,自然而然的改轉變。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練字》:「尚書大傳有『別風淮雨』,帝王世紀云『列風淫雨』,別列淮淫,字似潛。」
2.暗中遷變動。《資治通鑑.卷一七八.隋紀二.隋文帝開皇十八年》:「延州刺史獨孤陀有婢曰徐阿尼,事貓鬼,能使之殺人,云每殺人,則死家財物潛於畜貓鬼家。」
3.沙土、表層岩石在重力作用下,連續而緩慢的下坡運動,進行遲緩,不易察覺的蠕動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