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8.68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跨越在地,與世界連結互動所形成的人文或經濟現象。如:「近幾年本校國化的腳步不曾稍歇,已簽署交流合作的外國姊妹校即有一百多所。」
分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國分工包括:不同產業、產業內、產品內三個面向。不同產業間的國分工,由開發中國家生產初級產品,已開發國家生產製成品;或開發中國家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如玩具、鞋帽等低階產品;已開發國家生產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如機械、電子等高階產品;形成垂直分工的合作體系。如日本將勞力密集型產業轉移至四小龍與東南亞國協,甚至中國沿海,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耳邊。如:「蚊子在耳嗡嗡飛繞,吵得我無法入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班級與班級之間。如:「請大家踴躍參加這次的班排球賽。」
〔新韋氏國字典第3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韋氏國字典第3版〕是在美國出版的最負盛名的大型字典,該書源於1828年Noah Webster所編的[Americ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1843年Noah Webster辭世,G.& C. Merriam公司取得版權,由Chauncey A. Goodrich為主編,進行出版各種版次,1890年[Webster's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出版,1909年出版[Webster's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即世稱的第1版〔韋氏大字典〕,1934年出版第2版〔韋氏大字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校與學校之間。如:「這場由本校主辦的北區校杯足球賽,將於下個月隆重登場。」
標準組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一個制定全球性標準之組織。其技術性工作是高度分權式的,由各階層的技術委員會、分組委員會與工作組共同執行。這些委員會彙集世界各地的業界、學術研機構、政府單位、消費團體與國組織等合格之代表,共同為解決全球性的標準問題而努力。其英文名稱為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簡稱為「 ISO」。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建立有效的人網路,可以拓展我們的生活領域。」
天人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道或天象與人事間相互的關係。《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亦欲以究天人之,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漢.司馬相如〈封禪文〉:「披藝觀之,天人之已交。」
文教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文教處全名為國文化教育事業處,在教育部組織中設立較晚。初民國十七年(1928)十二月十一日國民政府公布〔教育部組織法〕並無此項設置,至三十六年(1947)二月十二日第十次修正,始增設國文化教育事業處,主掌下列各事項:(1)關於國文化團體合作事項;(2)關於國間交換教授及學生事項;(3)關於國外研究及考察事項;(4)國外留學生選派及指導事項;(5)國出版品交換事項;(6)其他國文化教育事項。並規定國文化教育事業處分二科辦事。據三十七年五月二十九日〔教育部處務規程〕第十一條規定:國文化教育事業處暫列第一、第二兩科,除主管前述規定事項外,尚包括國獎學金、教育學術人員出國講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