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46.05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巧婦難為米之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巧媳婦沒米也做不出飯來。比喻即使非常靈巧的人,做事缺乏必要條件,也難以完成。如:「不是我不願意表現廚藝,實在是巧婦難為米之炊。」也作「巧婦做不得麵餺飥」、「巧媳婦煮不得沒米粥」。
辯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能言善道。《三國演義》第六○回:「且論其口似懸河,辯才礙。」《孽海花》第一三回:「這可見韻高的辯才礙,說得頑石點頭了。」
2.析辨深奧的佛法,毫障礙不解之處。《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七二:「辯才礙,智慧明達。」
長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物,多餘的物品。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大去後,即舉所坐者送之。既餘席,便坐薦上。後大聞之,甚驚,曰:『吾本謂卿多,故求耳。』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長物。』」後以身長物比喻節儉或貧困。如:「他一向自奉甚儉,生活清約,所居之處,往往身長物。」
俯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孟子.盡心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論對人、對天都問心愧。《鏡花緣》第七一回:「對得天地君親,就可俯仰愧。」
回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事後細細玩味、體會,越想越有意思。如:「看了這部寓意深刻的電影,讓人回味窮。」
聊勝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完全沒有略微好些。《官場現形記》第四五回:「王二瞎子一聽,仍是衙門裡的人,就是聲光比帳房差些,尚屬慰情,聊勝於。」
可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辦法。《戰國策.燕策三》:「太子聞之,馳往,伏屍而哭極哀,既已,可奈何,乃遂盛樊于期之首函封之。」《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太保舜謂太后:『事已如此,可奈何,沮之力不能止。』」也作「莫可奈何」、「可如何」、「計奈何」。
匹夫罪,懷璧其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擁有珍寶容易招來禍害。《左傳.桓公十年》:「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獻。既而悔之,曰:『周諺有之:「匹夫罪,懷璧其罪。」吾焉用此,其賈害也。』」也作「匹夫罪,懷璧為罪」。
與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世人毫爭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與人患,與世爭。」《官場現形記》第五三回:「既然人家同我不對,我亦樂得與世爭,回家享用。」也作「與世靡爭」。
點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胸中沒有一滴墨水。比喻人毫學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二回:「因為市上的書賈,都是胸點墨的,只知道什麼書銷場好,利錢深,卻不知什麼書是有用的,什麼書是用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