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93.7484 ms
共 13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養兵千日,用在一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期培訓軍隊,以備一時用兵之需。《隋唐演義》第八八回:「說話的,自古道:『養兵千日,用在一朝。』那兵是平時備著用的,如何到變起倉卒,才去募兵?」也作「養軍千日,用在一朝」。
|
餵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餵養牲畜。如:「他家裡餵養著一隻大狼狗。」
|
天生天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或動物在極差之環境中仍能存活的本能。例:該條流浪狗養十過隻狗子,逐隻就胖大胖大,正經係天生天養。(那隻流浪狗養十幾隻小狗,每隻都胖嘟嘟的,真的是天生天養。)
|
馴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畜養。《文選.鮑照.舞鶴賦》:「守馴養於千齡,結長悲於萬里。」 2 安撫。《宋書.卷五十七.蔡廓傳》:「況安都外據強地,密邇邊關,考之國計,尤宜馴養。」
|
頤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養、安養。唐.薛調《無雙傳》:「姊宜安靜自頤養,無以他事自撓。」
|
養虎貽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除去仇敵,將給自己留下後患。《幼學瓊林.卷四.釋道鬼神類》:「養虎貽患,謂留禍之在身。」也作「養虎留患」、「養虎遺患」。
|
養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古代的禮制。擇取年老而賢能的人,按時供給酒食,並加以禮敬。《禮記.王制》:「凡養老,有虞氏以燕禮,夏后氏以饗禮,殷人以食禮,周人脩而兼用之。」
2.年老在家休養。《三國演義》第一六回:「時陳元龍之父陳珪,養老在家,聞鼓樂之聲,遂問左右。」《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老丈差了,老丈選擇東床,不過為養老計耳。」
3.扶養年老而不能自給的人。《西遊記》第四二回:「我兒,弄得你何處安身,教我倚靠何人養老!」
|
扶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扶育教養。漢.劉向《古列女傳.卷一.母儀.魏芒慈母》:「芒卯之妻,五子後母,慈惠仁義,扶養假子。」
|
孝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盡孝奉養父母。《書經.酒誥》:「肇牽車牛遠服賈,用孝養厥父母。」《漢書.卷四.文帝紀》:「今歲首,不時使人存問長老,又無布帛酒肉之賜,將何以佐天下子孫孝養其親?」
2.佛家以尊親亡故後,追薦供養,稱為「孝養」。
|
〔養生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養生主〕是〔莊子〕內篇中的第三篇,主旨在說明凝神於道是養生全性的不二法門,而所謂凝神於道就是指體悟與道體渾一的超越精神狀態。根據〔養生主〕前兩篇〔逍遙遊〕與〔齊物論〕(參見「逍遙遊」、「齊物論」)的觀點,莊子認為人生芒芴,往往陷溺於形軀、情意、認知、社會、生死等種種束縛之中,不得解脫。唯有透過對自然之道的體悟,領會死生存亡原為一體,此是被非都出於虛妄分別,進而從形軀我、情意我、認知我的重重束縛之中解脫出來,便可取得絕對無所依附、徹底解放的自由精神。〔養生主〕將逍遙無待(依附)的自由精神,落實到現世的保身全性的修養工夫上。
〔養生主〕通篇約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以「去知」、...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