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8.00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全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然。如:「我的病全全好了。」
破巢之下安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一整體一旦傾覆,個體也無法倖免。參見「覆巢之下無卵」條。《三國演義》第四○回:「二子曰:『破巢之下,安有卵乎?』」
衣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著簡單樸素,不加彩飾。《史記.卷一二四.游俠傳.朱家傳》:「家無餘財,衣不采,食不重味,乘不過軥牛。」也作「衣不兼采」、「衣不重采」。
全肥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含有氮、磷、鉀三種要素的肥料。
體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體無膚」。見「體無膚」條。01.《三國志.卷二八.王毋丘諸葛鄧鍾傳.鄧艾》裴松之注引《世語》:「師纂亦與艾俱死。纂性急少恩,死之日體無皮。」(源)完膚"> 
全比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棒球投手在比賽過程中獨撐全場,使對方球員無安打、無人上壘、無得分,全遏阻對方的攻擊,稱為「全比賽」。
自然善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善論」乃指一切事物皆係來自創造者之手,亦即是來自美之境地;簡言之,即視自然為真、善、美的化身。遠在社會未成形之前,人類生活在無憂、無慮、幸福、和平之中;由於自然提供了人類所需的各項物質,且當時尚未形成財產私有制,人的惡行亦未形成,在沒有任何匱乏的情形下,人與人無所爭執。但當個人宣示他有對某些自然物質的所有權時,個人的私欲出現了,占有欲形成了,人與人的爭執也就擴大了;個人自私的心理既產生了利己的欲求,因而自然中的善狀態便被打破了。同時由於私有財產制度的形成,社會必須因應此一制度的運作,所以才有通過法律、設置法庭、增設司法人員、建立財產登記等制度;而社會所制訂的各項制度,都是在防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居高位而助益於國家社稷。元.王伯成《貶夜郎》第四折:「翰林才顯耀徹,酒家邊還報徹,酬了鶯花志,補了天地缺。」元.鄭光祖《伊尹耕莘》第三折:「展經綸補天地,盡忠誠心若金石。」
身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上皮膚無一處好。形容全身都遭受創傷。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一五:「竇平等皆朝士搒掠,身無膚,皆銜冤自誣。」也作「體無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修治城郭,聚集民眾。《左傳.隱公元年》:「大叔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
2.團聚、團圓。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永老無別離,萬古常聚。」《二刻拍案驚奇》卷三:「我和你自幼相許,今日聚,不足為奇。」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