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56.2504 ms
共 36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心相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禪宗修行者,師徒間不須經由文字、言語的傳達,即能相互契合,了悟禪理。見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比喻彼此心意互通。《兒女英雄傳》第二六回:「如今聽了張金鳳這話,正如水月鏡花,心心相印,玉匙金鎖,息息相通。」《官場現形記》第五九回:「撫臺看了,彼此心心相印,斷無駁回之理。」
|
處心積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千方百慮,蓄意已久。《穀梁傳.隱公元年》:「何甚乎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於殺也。」《官場現形記》第四六回:「大少爺見老人家有這許多銀子,自己到不了手,總覺有點難過,變盡方法,總想偷老頭子一票,方才稱心。如此者處心積慮,已非一日。」
|
口是心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嘴上說的和心裡想的不一致。《抱朴子.內篇.黃白》:「口是而心非者,雖寸斷支解,而道猶不出也。」宋.司馬光〈劉道原十國紀年序〉:「高論之士,始異而終附之,面譽而背毀之,口是而心非之者,比肩是也。」
|
司馬昭之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路人皆知。三國魏曹髦在位時,大將軍司馬昭蓄意篡奪帝位,專擅國政,自為相國,後髦封昭為晉公,加九錫,昭佯辭不受。曹髦憤曰:「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見《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紀.高貴鄉公髦紀》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後比喻人所共知的陰謀野心。《宋史.卷四七一.姦臣傳一.安惇傳》:「無君之惡,同司馬昭之心;擅事之跡,過趙高指鹿為馬。」
|
心有餘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危險不安的事情雖已過去,但回想起來心裡仍感到害怕。如:「超級颱風過境之後,大家都還心有餘悸,聞颱色變。」
|
專心致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一心思,貫徹意志。《孟子.告子上》:「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七.奚奴溫酒》:「彼女流賤隸耳,一事精至,便能動人,亦其專心致志而然。」
|
挖空心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費盡心思、心機。《蕩寇志》第五六回:「今此賊挖空心思,用到如許密計,圖我安如泰山之鄆城。」
|
隨心所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全順隨自己的心意去做事。《紅樓夢》第九回:「寶玉終是不安本分之人,一味的隨心所欲。」也作「從心所欲」。
|
痛心疾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痛恨、怨恨到極點。《左傳.成公十三年》:「諸侯備聞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也作「疾首痛心」。
|
心血來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緒像浪潮般的突起。指心中對人事的感應與預知。《封神演義》第三四回:「但凡神仙,煩惱、嗔痴、愛欲三事永忘,其心如石,再不動搖;心血來潮者,心中忽動耳。」亦用來比喻未經深思而突生的想法。《鏡花緣》第六回:「我們一時心血來潮,自然即去相救。」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