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音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國語音學會制定,用來統一標示各國語音的字母。也稱為「國語音學字母」、「萬國語音學字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社交場合跳的舞,通常為男女二人合舞。如華爾滋、狐步、倫巴等。也稱為「交誼舞」。
BITNET國學術網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ITNET係1981年由美國紐約市立大學與耶魯大學以 IBM公司的 RSCS/NJE(Remote Spooling Communication Subsystem/ Network Job Entry)通信協定將兩校的電腦主機成功的連線作業後,美國及全球各高等教育機構相繼加入連線的行列,成為一國性的電腦網路。BITNET設立之初,其目的以促進教學、提升研究為主,連線單位以高等教育機構及研究單位為限,因之,一般稱之為國學術網路。BITNET與加拿大的NetNorth及歐洲學術與研究網路 EARN (European Academic and Research Network)結成一...
責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違反國法規,不履行國法所定的義務,以致損害他國或他國人民時,應負補救與賠償的責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時參與兩個以上對立的團體,或未能充分參與任何團體的人,如移民、多族群認同者等。這個觀念最早由社會學家派克(Robert E.Park)於西元1926年提出,用以指稱受到多種文化衝擊,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都無法歸屬於任何一方,而難以形成自我認同者。
合作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八九五年,國合作聯盟成立,一九二一年在瑞士舉行大會,議定以每年七月的第一個星期六為「國合作節」。
援助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不正當的性交易模式。通常由需要金錢的未成年人,以性為條件,向成年人尋求援助。最早流行於日本,後來也影響至國內。縮稱為「援交」。
〔國教育法案〕(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教育法案〕是由美國眾議員布萊德馬斯女士(MS. Brademas)所提出的法案。其主旨在透過聯邦政府的經費補助,改善美國有關國事務方面的研習和研究,並且加強這方面的教育資源。
  該法案的主要內容如下:
  1.授權衛生、教育和福利部部長(Secretary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以經費補助若干高等教育機構設置有關國事務的研究所及研究中心,使其成為全國或是國上此一領域研究的資源中心。同時,贊助這些研究所及研究中心辦理相關的訓練及研習的活動。
  2.授權衛生、教育和福利部部長以經費補助若干大學加強其國事...
貿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與國之間商品的交換或買賣。依商品移動的方向觀察,可分為出口貿易、進口貿易與三角貿易。若從交易進行的方式而言,則有直接貿易和間接貿易之分。國貿易如從本國立場來觀察,即為對外貿易。亦簡稱為「國貿」。
地球原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國大地測量學會決議採用橢球體之長半徑及扁率,如GRS67、GRS84等。見地球原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