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15893 收藏人次:6130267
1.裝在竿上,有特別圖案,作為某種標幟或號令的布帛或紙。如:「國」、「旌」、「令」、「搖吶喊」。《文選.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天下雲集而響應。」宋.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詞:「歸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斜矗。」
2.清代軍隊的部署單位。參見「八」條。
3.清代蒙古的行政區域。相當於「縣」。參見「盟制度」條。
4.姓。如漢代有光。
息鼓     
瀏覽人次:25853 收藏人次:3397809
軍隊放倒旌,停敲戰鼓,肅靜無聲,不露行蹤。《三國志.卷三六.蜀書.趙雲傳》南朝宋.裴松之.注:「而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息鼓。」後用以比喻事情中止,不再進行。《文明小史》第二一回:「那年正想得個京察,簡放道府出來,偏偏遇著匪亂,就此偃息鼓的攜眷出京。」也作「掩息鼓」、「偃臥鼓」、「臥鼓偃」、「臥息鼓」。
開得勝     
瀏覽人次:12978 收藏人次:959037
一開戰就取得勝利。比喻事情一開始就獲得成功。元.李文蔚《蔣神靈應.楔子》:「顯威靈神兵扶助,施謀略開得勝。」明.姚茂良《精忠記》第九齣:「今本朝有一名將官姓岳名飛,見今統領大軍,要收河北之地,近日邊上報來,道真個開得勝,馬到成功。」也作「開取勝」。
鼓相當     
瀏覽人次:12360 收藏人次:2297506
兩方軍隊陣容、聲勢不相上下。比喻雙方勢均力敵。《三國演義》第六九回:「輅問子春:『今欲與輅為對者,若府君四座之士耶?』子春曰:『吾自與卿鼓相當。』」《官場現形記》第三五回:「何孝先自辦此事以來,居然別開生路,與申大善士一幫,鼓相當,彼此各不相上下。」
吶喊     
瀏覽人次:7370 收藏人次:334609
1.打仗時,揮舞幟,嘶喊以助聲威。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三折:「你這般搖吶喊,簸土揚沙。」《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又見山後那二百人,搖吶喊飛殺上來。」
2.比喻為他人聲威助援,含有貶意。如:「他用的都是只會搖吶喊的助選員,怎可能會當選呢?」
    
瀏覽人次:5914 收藏人次:3435338
可作為標幟,故泛稱旌為「幟」。《三國演義》第五回:「次日築臺三層,遍列五方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請詔登壇。」《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喊聲大震,把那幾百個番子,猶如砍瓜切菜,儘數都砍死了,幟器械,得了無數。」也作「志」。
    
瀏覽人次:5911 收藏人次:578297
1.子的通稱。《周禮.春官.司常》:「凡軍事,建旌,及致民置弊之。」《西遊記》第四回:「就替我快置個旌上寫『齊天大聖』四大字,立竿張掛。」也作「旍」。
2.借指官兵、士兵。唐.王昌齡〈青樓曲〉二首之一:「白馬金鞍從武皇,旌十萬宿長楊。」
蔽空     
瀏覽人次:5725 收藏人次:1101826
軍容壯盛的樣子。宋.蘇軾〈赤壁賦〉:「舳艫千里,旌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也作「旌蔽天」、「旌蔽日」。
重整     
瀏覽人次:4739 收藏人次:678033
比喻失敗後積聚力量,重新行動。如:「經過這次失敗的教訓,他們決定重整鼓,爭取下次比賽的勝利。」也作「重振鼓」。
重振     
瀏覽人次:4732 收藏人次:419458
比喻失敗後積聚力量,重新行動。如:「他們打算花半年的時間重振鼓,希望早日東山再起。」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