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披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扮演古代官員和地位較高之神仙的服飾。頭戴冠,腰配飾物,而手執笏板。元.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五.披秉歌訣》:「天子郊祀與祭太廟日,百官陪位者皆法服。凡披秉須依歌訣次第,則免顛倒之失。歌曰:『襪履中單帶先,裙袍蔽膝綬紳連;方心曲領藍腰帶,玉佩了當冠笏全。』」
方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識時務的人。元.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七.方頭》:「俗謂不通時宜者為方頭,陸魯望詩云,頭方不會王門事,塵土空緇白紵衣。」也作「頭方」。
大汶口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中國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分布於山東,與龍山文化相似。生產工具以磨製石器為主,器以夾砂紅和泥質紅為主。
大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古代酒官之長。《禮記.月令》:「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齊,麴糱必時,湛熾必絜,水泉必香,器必良,火齊必得。」
釘封文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刑部發往各地批准處決囚犯的文書。後指置人於絕境的書信或行為。《官場現形記》第九回:「子堯不等到看完,兩隻手已竟氣得冰冷,眼睛直勾勾的,坐在那裡,一聲也不言語,停了一會子說道:『這是我的釘封文書到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哰哰」條。
掇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由曾佑和所獨創的畫風。打破繪畫和紙材製造的界限,透過多種紙材質感的對比、映照,以及空間、肌理的前後穿插,以像詩詞、音樂的律動方式呈現。同時取法古玉的淡暈或瓷、漆器渾厚的色彩,作簡潔輕淡的構圖與色彩。
通識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識課程(General Knowledge Course General Curriculum)的設立主要在實踐「全人教育」的理念,讓學生在自己主修的專業科目課程外,接受其他領域一般的知識、興趣冶,以擴展個人生活的品味。故通識課程常是與學生個人專業科目課程關聯性較少的領域,但這些領域通常又與學生未來的生活、社會適應有相當的重要性與關聯性。所以學校會開設些通識課程讓學生選修,以促進學生全人的發展目標。可說通識課程的目的,就在讓學生除了本科專業外,還能多涉獵一些其他的知識或是培養興趣,以促進學生多元化致能的發展,培育終身...
同舍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同一書房讀書的學生。《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行至鄗,光武先在長安時同舍生彊華自關中奉赤伏符。」宋.穀《清異錄.卷下.五窟》:「善談者,莫儒生若也。老拙幼學時,同舍生劉垂尤有口材。」
檀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役車、兵車。《詩經.小雅.杕杜》:「檀車幝幝,四牡痯痯。」漢.毛亨.傳:「檀車,役車也。」《後漢書.卷五七.劉傳》:「目不視鳴條之事,耳不聞檀車之聲。」唐.章懷太子.注:「檀車,兵車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