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揚旗吶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搖旗吶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搖旗吶喊」就是在戰場上,搖動軍旗,大聲叫喊以助聲威的意思。這應當是軍上常見之事,後來演變成一句成語。例如元代喬吉《兩世姻緣》第三折:「你這般搖旗吶喊,簸土揚沙。」說的是主角韋皋元帥,代天子出征西夏凱旋,前來赴駙馬張延賞的邀宴。在席上,張延賞要他的義女玉簫出來拜見客人並勸酒。哪知韋皋一看,玉簫和自己亡妻容貌長得一般模樣,所以當場動心求親,引起張延賞的不滿,不但將他驅離,並拔劍趕殺。韋皋一怒之下,出了宅院,要親兵將宅子包圍,要抓張延賞來碎屍萬段。親兵們一時大聲吼叫,聲威震人。後來玉簫出面來勸他:說他代天子出征,不學雲間飛翔的鳳鳥,倒像井底青蛙,在這兒...
筆刀硯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視筆為刀,以硯為城。比喻寫字形同作戰時的布局。語本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圖後〉:「夫紙者也,筆者刀槊也,墨者鍪甲也,水硯者城池也,心意者將軍也,本領者副將也,結構者謀略也,颺筆者吉凶也,出入者號令也,屈折者殺戮也。」
督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率軍隊作戰。如:「主帥在前督師,可激勵士氣。」
亡魂喪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非常驚慌恐懼。《三國演義》第五○回:「操軍見了,亡魂喪膽,面面相覷。」《孤本元明雜劇.破天.第二折》:「殺匈奴亡魂喪膽,保家邦萬載咸寧。」
陸生來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得持大陸學歷參加公務員、專門職業與技術人員考試」。受少子化影響的私校,若積極經營特色科系、充實師資容,未來陸生來台人數放寬後,可望解決招生不足困境,甚至藉跨校合作,邁向國際化。三限六不原則,包括限制採認高等學校、限制來台陸生總量、限制學歷採認領域,以及不涉及加分優待、不影響國內招生名額、不編列獎助學金、不允許在學打工、不得在台就業和不得報考公職考試。教育部對於招收陸生已擬具初步作業規劃,其要項如下:1.招生名額:全國招生總量限制以1﹪(約2000名)為原則。2.招生模式:學士班以「聯合招生」模式為原則。碩、博士班採「...
佳兵黷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窮兵黷武」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窮兵黷武」係由「窮兵」及「黷武」二語組合而成。 「窮兵」是出自《孫臏兵法.威王問》。《孫臏兵法》總結戰國中期之前豐富的作戰經驗,繼承孫武《孫子兵法》的軍事思想,敘述進攻及佈的運用方法,其中「以道制勝」是本書的重點。在〈威王問〉篇中,孫臏引述了「用兵無備者傷,窮兵者亡」這兩句話,來說明「道」也就是用兵的方法。這兩句話說的是:在戰爭中,用兵沒有做好防備的人一定會受傷,用盡全部兵力的人一定會招致滅亡。 「黷武」則是出自《後漢書.卷七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劉虞》,根據記載,節度使劉虞對公孫瓚原本就有些不滿,後來又因為兒子劉和在公孫瓚陰謀下被袁術扣留做...
入石三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木版時,發現他的筆跡竟然透入木版有三分之深!由此可見王羲之雄厚強勁的筆力。此事見於南朝宋.羊欣《筆圖》。王羲之在三十三歲時寫的〈蘭亭集序〉,以及三十七歲時寫的〈黃庭經〉,一向被譽為書法藝術中最好的小楷範本,後人尊稱他為「書聖」。而羊欣用來形容王羲之筆力的「入木三分」,後來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評論深刻中肯或描寫生動逼真。
悲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傷悽楚。如:「他一聽到這樣的消息,心中感到悲楚。」
風雲突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局勢如風雲,難以預料其變化。如:「誰知選情風雲突變,整個局勢又陷入一混亂當中。」
婦聯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1950年由蔣宋美齡組織成立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之後更名為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1996年更名為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簡稱為婦聯會,係戰後國民黨政府特為軍眷所成立。初期幹部均為三軍將領夫人,活動包括從事傷病官兵的服務、亡將士遺族的扶助,及一般清苦軍眷的周濟等工作,也包括播放勞軍電影、協建眷村與眷村工作、縫紉軍服與母職等女性角色之培養。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