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6.24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投射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體不自覺的把自認為不為社會接受的動機或行為加諸他人,以減輕內心焦慮的心理歷程。
系統編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ystems design view)。這種觀點強調教學設計應密切關注教育理論與研究的進展(包括教育心理學、具體的學習理論、人類才能的多樣性觀點),包括系統分析、推廣(diffusion)、諮詢與人際關係(consulting/interpersonal rela-tions)和項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等方面。因此,教學設計決不是簡單的採用一種方法,而是要求應用包括心理學、社會學、人際技能和管理技能等廣泛領域的創造性實踐的各...
團體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群特定成員與心理師或治療師透過團體互動,以談話或特定活動達成目標的一種心理治療方式。
國小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此此項特徵也較上述的預防性輔導,更為積極地幫助孩童成長以及發展。 配合其發展階段的特徵此階段中的心理需求包含:自我接受、自我了解、負責行為、問題解決能力、自我評估、學習技巧、人際關係、獨立行為、認同與歸屬感等等,因此輔導的工作應與這些發展需求的項目來相互配合,如此才能達到真正協助到孩童的輔導計畫。 導師的輔導功能在國小階段中,導師與學生的相處時間較多,彼此也較為熟悉,因此老師對於每個學生也有更多的了解,包括在課業、生活以及情感等等方面,如此一來,在國小階段的輔導計畫中,由導師來確實實施此計畫將會更為恰當。 重視與家長...
學習障礙兒童的類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障礙兒童的類型目錄1 一、神經心理/發展性的學習障礙(neuro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al learning disabilities)2 二、學業/成就障礙3 三、社交障礙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一、神經心理/發展性的學習障礙(neuro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al learning disabilities)1.生物/遺傳缺陷指兒童因承繼父母遺傳因子,造成發展上的障礙,而影響學習者。2....
辨別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母的區別,較年長的學生則要學習辨別effective和efficient兩個單字之間的區別。對於教育心理學的學生,他們必須學會辨別「負增強」和「懲罰」。至於老師呢,他要學會辨別,學生上課覺得無聊或有趣時,其表情和語文線索的差異。 結論  辨別刺激這個概念很容易應用到班級教學和班級經營:老師應該告訴學生哪些行為將會獲得增強。理論上,與憍應該等學生表現好行為時才給予增強,但這樣做非常沒有效率。老師應該這樣比較好:基本上,讓學生瞭解,「你若要獲得增強(如讚美、成績或星號),你就必須做到這些事情。」這樣,老師可以避免學生把時間和...
團隊工作建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團隊工作建制(Teamwork establishment)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要建立上述的學校輔導團隊,需要克服的困難很多,教育界不一定支持,輔導界也不必然喜歡。有些輔導界的朋友擔心飯碗不保,有些教育界的夥伴誤以為社會工作學界、心理學界的人在為自己的子弟爭就業機會,其實這都是不必要的誤解。誠如教育部訓委會所主張的「國民中學試辦專業輔導人員實施計畫」,其目的是在增益學生輔導工作績效,而非保障某種專業工作者(教育部訓委會,2003)。 內容說明舊的輔導體制的輔導績效良好,也犯不著大家多費心思...
不隨意動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未經過大腦意識支配所產生的軀體動作,惟動作可以區分為隨意與不隨意兩類。不隨意動作可包括:一、先天的本能,或遇刺激所產生的反射動作;二、因先天或後天神經病變引發的隨意動作缺損。
獨斷訓練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斷訓練模式(assertive disci-pline)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以認知心理學角度探討班級經營的相關研究因此興起。歸納班級經營相關研究文獻,其模式的應用包括行為改變(behavior modification)、現實治療(reality therapy)、教師效能訓練(teacher effectiveness)及獨斷訓練模式(assertive disci-pline),教師在運用上可以依照該模式作選擇或是交互使用,以下以獨斷訓練模式介紹,一言蔽之,教師應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期望...
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及辦理。八、 其他措施由各相關目的專業主管機關依職權辦理。第三條本法所稱身心障礙者,係指個人因生理或心理因素致其參與社會及從事生產活動功能受到限制或無法發揮,經鑑定符合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所定等級之下列障礙並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為範圍:一、 視覺障礙者。二、 聽覺機能障礙者。三、 平衡機能障礙者。四、 聲音機能或語言機能障礙者。五、 肢體障礙者。六、 智能障礙者。七、 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者。八、 顏面損傷者。九、 植物人。十、 失智症者。十一、 自閉症者。十二、 慢性精神病患者。十三、 多重障礙者。十四、 頑性(難治形)癲癇症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