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狩獵。如:「畋獵」。《書經.五子之歌》:「乃盤遊無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楚使子虛使於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畋。」李善注引司馬彪曰:「畋,獵也。」
駱驛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上書皇帝,感謝皇帝與太后的恩德。文中寫自己沒好好照顧身體,長年久病,讓大家擔心。太后和皇帝好幾次派使者、太醫提供方藥或看病。其中也用這種說法表示使者、太醫往來頻繁,連續不斷。後來「絡繹不絕」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連續不斷的樣子。  至於「絡繹」一詞也出現得相當早,《文選.馬融.長笛賦》:「繁縟絡繹,范蔡之說也。」李善注:「辭旨繁縟,又相連續也。」後世成語則以「絡繹不絕」為主形,馬字邊的「駱驛」遂罕見。如《隋書.卷四一.高熲列傳》:「其夫人賀拔氏寢疾,中使顧問,絡繹不絕。」
代人捉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曹操將見匈奴使者,以己形陋自慚,故使崔季珪代之,曹操捉刀立床頭。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後比喻代人做事,多指寫文章而言。如:「他常代人捉刀寫劇本賺外快。」
何足掛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足掛齒」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九九.劉敬叔孫通列傳.叔孫通》叔孫通者,薛人也。秦時以文學徵,待詔博士。數歲,陳勝起山東,使者以聞,二世召博士諸儒生問曰:「楚戍卒攻蘄入陳,於公如何?」博士諸生三十餘人前曰:「人臣無將,將即反,罪死無赦。願陛下急發兵擊之。」二世怒,作色。叔孫通前曰:「諸生言皆非也。夫天下合為一家,毀郡縣城,鑠其兵,示天下不復用。且明主在其上,法令具於下,使人人奉職,四方輻輳1>,安敢有反者!此特2>群盜鼠竊狗盜耳,何足置之齒牙閒3>。郡守尉今捕論,何足憂。」二世喜曰:「善。」盡問諸生,諸生或言反,或言盜。於是二世令御史案諸生言反者下吏,非所宜言。諸言盜者皆...
冠蓋相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使者往來不絕。《戰國策.魏策四》:「齊楚約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於秦,冠蓋相望,秦救不出。」也作「冠蓋相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揮之使離去。《孟子.萬章下》:「摽使者出諸大門之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導引。通「儐」。《周禮.秋官.小行人》:「凡四方之使者,大客則擯,小客則受其幣而聽其辭。」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陰山卒,略踐三河地。  張侯本忠烈,濟世有深智。堅壁梁宋間,遠籌吳楚利。  窮年方絕輸,鄰援皆攜貳。使者哭其庭,救兵終不至。  重圍雖可越,藩翰諒難棄。饑喉待危巢,懸命中路墜。  甘從鋒刃斃,莫奪堅貞志。宿將降賊庭,儒生獨全義。  空城唯白骨,同往無賤貴。哀哉豈獨今,千載當歔欷。 廣德中洛陽作  生長太平日,不知太平歡。今還洛陽中,感此方苦酸。  飲藥本攻病,毒腸翻自殘。王師涉河洛,玉石俱不完。  時節屢遷斥,山河長鬱盤。蕭條孤煙絕,日入空城寒。  蹇劣乏高步,緝遺守微官。西懷咸陽道,躑躅心不安。 閶門懷古  獨鳥下高樹...
大喜過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九一.黥布列傳》淮南王1>至,上2>方踞3>床洗,召布入見,布(甚)大怒,悔來,欲自殺。出就舍4>,帳御5>飲食從官6>如漢王居,布又大喜過望。於是迺使人入九江。楚已使項伯收九江兵,盡殺布妻子。布使者頗得故人幸臣,將眾數千人歸漢。漢益分布兵而與俱北,收兵至成皋。四年七月,立布為淮南王,與擊項籍。 〔注解〕 (1) 淮南王:英布(?∼西元前196),漢初六縣人。秦末從項羽入咸陽,封九江王。後降漢,破項羽於垓下,封淮南王。及韓信、彭越相繼為劉邦所誅,遂舉兵反,戰敗逃江南,為長沙哀王誘殺。因曾受黥刑,故亦稱為黥(ㄑ|ㄥˊ)布。 (2) 上:指漢高祖劉邦。 (3) 踞:伸腿而坐。 ...
倒打一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遊記》中豬八戒用釘耙作武器,常常假裝敗走,等敵人追近,再猛然回身攻擊。後則以倒打一耙比喻犯了錯誤或做了壞事,不但不承認,反而誣陷揭發或批評的人。如:「小王揭發小李監守自盜,不料小李倒打一耙,反說小王是主使者。」也作「倒打一鈀」、「倒打一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