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多華少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華而不實」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文公五年》載,春秋魯文公五年,在甯地掌管旅舍的大夫甯嬴,遇到出使衛國回來的晉大夫陽處父,覺得他是個仁德的君子,於是告別妻子追隨他而去。可是,過沒幾天,甯嬴就回來了,妻子問他為什麼這麼快回來?他回答說:「陽處父的個性太過剛強偏執。即使是像上天那麼剛強無情,尚且不干涉四時運行,更何況是人呢?而且一路上和他交談下來,覺得他說的話內容虛浮而不切實際,言過其實,容易觸犯別人,招致怨恨。眾人都怨恨他,我怕跟隨他還沒獲得利益就先遭到災難,所以離開他。」後來「華而不實」被用來比喻虛浮而不切實際。此外,在《國語.晉語四》中,可以看到「華而不實,恥也」這句話。...
心腸鐵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鐵石心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鐵石心腸」原作「心如鐵石」。鋼鐵和石塊都是堅硬之物,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心,就表示此人的意志十分堅定,不容易動搖。典源《魏武故事》中,曹操授王必兼理丞相長史,並在敕詔中稱讚王必,說他是自己舊時的部屬,不但忠心勤勞,而且意志像鐵石一樣地堅定,是國家的好官員,因此授與他兼理此一官職。後來「鐵石心腸」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剛強而不為感情所動的秉性。
剛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剛強取勝。《書經.洪範》:「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北史.卷四二.列傳.常爽》:「文翁柔勝,先生剛克,立教雖殊,成人一也。」
鐵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喻人剛強正直。如:「鐵面無私」、「鐵面無情」。
沉漸剛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秉性深沉而剛強。《左傳.文公五年》:「商書曰:『沉漸剛克,高明柔克。』」也作「沉潛剛克」。
剛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剛強勇武。《鄧析子.轉辭》:「資給無以先人,剛勇無以勝人。」《三國演義》第五四回:「主公有一妹,極其剛勇,侍婢數百,居常帶刀,房中軍器擺列遍滿,雖男子不及。」
並作威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作威作福」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作威作福」原作「作福作威」。周武王滅殷朝後二年,前往拜訪箕子,請教如何制定為政的基本規範。箕子回答一共有九類大法,分別是:五行、敬用五事、農用八政、協用五紀、建用皇極、乂用三德、明用稽疑、念用庶徵、嚮用五福,威用六極。其中第六類的「三德」,一是正人的曲直,二是剛強能立事,三是和柔能治,用這三種德行來治理人民。只有君主擁有賞賜臣下、使用刑罰、享受美食的權利。臣子則沒有這些權利,否則將會給家裡帶來災禍,還會危及國家安全。箕子所說的這段話見載於《書經.洪範》,後來「作威作福」這句成語,就從原文「臣無有作福、作威」演變而出,用來指仗著權勢欺壓別人。
鐵石心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鐵石心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鐵石心腸」原作「心如鐵石」。鋼鐵和石塊都是堅硬之物,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心,就表示此人的意志十分堅定,不容易動搖。典源《魏武故事》中,曹操授王必兼理丞相長史,並在敕詔中稱讚王必,說他是自己舊時的部屬,不但忠心勤勞,而且意志像鐵石一樣地堅定,是國家的好官員,因此授與他兼理此一官職。後來「鐵石心腸」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剛強而不為感情所動的秉性。
盜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盜土匪的首領。《活地獄》第一○回:「這盜首名喚梁亞梗,是本省人氏。廣東人性氣最是剛強,殺人不眨眼。」
彊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剛強橫暴。《晏子春秋.內篇.問上》:「其言彊梁而信,其進敏遜而順。」《三國志.卷十四.魏書.董昭傳》:「且羽為人彊梁,自恃二城守固,必不速退。」也作「強梁」。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