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3.03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百挫不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碑,稱讚他「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這裡的「百折不撓」,演變成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人的意志剛強,即使受到許多挫折,仍不屈服。
咬釘嚼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主意堅定或意志剛強不移。《水滸傳》第九回:「來往的盡是咬釘嚼鐵漢,出入的無非降龍縛虎人。」《西遊記》第五六回:「唐三藏咬釘嚼鐵,以死命留得一個不壞之身。」
外剛內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表剛強,內心柔弱。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一○.議論》:「兵戈既起,將帥擅權,武吏功臣,過求姑息。邊蕃遠郡,得以驕矜,外剛內柔,上陵下替,此為屈辱又非多乎?」也作「內柔外剛」。
柔能制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柔弱能制服剛強。《後漢書.卷一八.臧宮傳》:「黃石公記曰:『柔能制剛,弱能制強。』柔者德也,剛者賊也,弱者仁之助也,強者怨之歸也。」明.沈采《千金記》第五齣:「看起來這兵法不過是柔能制剛,弱能勝強,以逸待勞,能勇能怯之意。」也作「柔能克剛」。
鐵打心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鐵石心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鐵石心腸」原作「心如鐵石」。鋼鐵和石塊都是堅硬之物,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心,就表示此人的意志十分堅定,不容易動搖。典源《魏武故事》中,曹操授王必兼理丞相長史,並在敕詔中稱讚王必,說他是自己舊時的部屬,不但忠心勤勞,而且意志像鐵石一樣地堅定,是國家的好官員,因此授與他兼理此一官職。後來「鐵石心腸」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剛強而不為感情所動的秉性。
百折不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碑,稱讚他「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這裡的「百折不撓」,演變成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人的意志剛強,即使受到許多挫折,仍不屈服。
至死不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死都不屈服。形容極為英勇剛強。元.周密《齊東野語.卷一八.二張援襄》:「貴身被數十創,力不支,遂為生得,至死不屈。」
理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正義無私。《北史.卷二三.列傳.于栗磾》:「案諡法,剛強理直曰武,怙威肆行曰醜,宜諡武醜公。」
鐵石之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鐵石心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鐵石心腸」原作「心如鐵石」。鋼鐵和石塊都是堅硬之物,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心,就表示此人的意志十分堅定,不容易動搖。典源《魏武故事》中,曹操授王必兼理丞相長史,並在敕詔中稱讚王必,說他是自己舊時的部屬,不但忠心勤勞,而且意志像鐵石一樣地堅定,是國家的好官員,因此授與他兼理此一官職。後來「鐵石心腸」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剛強而不為感情所動的秉性。
不放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心不下、不能安心。《三國演義》第一四回:「你守不得此城:你一者酒後剛強,鞭撻士卒;二者作事輕易,不從人諫。吾不放心。」《紅樓夢》第四三回:「若沒有人不放心,就晚了進城何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