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華而不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左傳.文公五年》載,春秋魯文公五年,在甯地掌管旅舍的大夫甯嬴,遇到出使衛國回來的晉大夫陽處父,覺得他是個仁德的君子,於是告別妻子追隨他而去。可是,過沒幾天,甯嬴就回來了,妻子問他為什麼這麼快回來?他回答說:「陽處父的個性太過剛強偏執。即使是像上天那麼剛強無情,尚且不干涉四時運行,更何況是人呢?而且一路上和他交談下來,覺得他說的話內容虛浮而不切實際,言過其實,容易觸犯別人,招致怨恨。眾人都怨恨他,我怕跟隨他還沒獲得利益就先遭到災難,所以離開他。」後來「華而不實」被用來比喻虛浮而不切實際。此外,在《國語.晉語四》中,可以看到「華而不實,恥也」這句話。事情發生在春秋時,秦穆公設宴款待晉公子重耳,...
剛正不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剛強正直,不徇私逢迎。《聊齋志異.卷一二.一員官》:「濟南同知吳公,剛正不阿。」
作威作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威作福」原作「作福作威」。周武王滅殷朝後二年,前往拜訪箕子,請教如何制定為政的基本規範。箕子回答一共有九類大法,分別是:五行、敬用五事、農用八政、協用五紀、建用皇極、乂用三德、明用稽疑、念用庶徵、嚮用五福,威用六極。其中第六類的「三德」,一是正人的曲直,二是剛強能立事,三是和柔能治,用這三種德行來治理人民。只有君主擁有賞賜臣下、使用刑罰、享受美食的權利。臣子則沒有這些權利,否則將會給家裡帶來災禍,還會危及國家安全。箕子所說的這段話見載於《書經.洪範》,後來「作威作福」這句成語,就從原文「臣無有作福、作威」演變而出,用來指仗著權勢欺壓別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剛強、強硬。如:「硬漢」、「硬作風」。《水滸傳》第二四回:「武松是個硬心直漢,卻不見怪。」《文明小史》第一二回:「他自己以為是總督大人派出來的,腰把子是硬的,武昌城裡任你是誰,總得讓他三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戲劇角色。大都扮演勇猛、剛強、正直、奸險等性格的人物,也因角色的不同而有正淨、副淨、武淨、末淨等的區分。今稱為「花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剛強而有力。[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乾卦.象約曰》)
老當益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zhuàng釋義︰猶「老當益壯」。見「老當益壯」條。 01.《南史.卷四九.劉峻列傳》:「敬通膂力剛強,老而益壯;余有犬馬之疾,溘死無時,此三異也。」 02.唐.張說〈右羽林大將軍王公神道碑奉敕撰〉:「臨難守死,褒贈特進,審塞翁之倚伏,達蒙叟之浮休,老而益壯,沒而立名者矣。」  參考詞語︰衰當益壯注音︰ㄕㄨㄞ ㄉㄤ |ˋ ㄓㄨㄤˋ漢語拼音︰shuāi dāng yì zhuàng釋義︰猶「老當益壯」。見「老當益壯」條。 01.唐.李白〈為趙宣城與楊右相書〉:「所冀枯松晚歲,無改節於風霜……衰當益壯,結草知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剛強、強硬。《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唐.司空圖〈故鹽州防禦使王縱追述碑〉:「永夷堅敵,累洽仁風。」
頑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堅強固執。如:「他個性頑強,從不願服輸。」
剛柔並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剛強與柔和二種手段互相調劑、配合。如:「你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必須剛柔並濟,才能達到效果。」也作「剛柔相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