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3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表演團體組織;劇團;舞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一群演員、舞者及劇場技術人員所組成,以演出戲劇或舞蹈的團體。這種組織可能是以民主的型態運作,可以投票決定演出的呈現方式,或者由導演來決定。同時,這些組成人員都是以團隊工作的方式運作。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康謳主編《大陸音樂辭典》民國八十年。
|
案頭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純供閱讀為主,而非為了演出創作的戲劇。通常文學性強而表演性較弱。
|
劇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中某個場面或電影中某個鏡頭的照片。常用來作宣傳廣告。
|
劇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藝術的種類。根據不同的藝術形式,可分為話劇、戲曲、歌劇、舞劇等。依表現手段,可分為木偶戲、皮影戲等。戲曲根據起源地點、流行地區、藝術特色和民族特點,又可分為越劇、川劇、秦腔、粵劇等,這是目前應用最廣的定義。
|
敘事歌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類型名。敘事歌劇有對白,但沒有吟誦調(recitative),有時也穿插當時的通俗歌曲和簡單的舞蹈形式。歌曲的曲調有時採自如菩塞爾(Henry Purcell, 1659-1695)或韓德爾(George Frederick Handel, 1685-1759)的音樂。當時的倫敦,義大利歌劇充斥各個劇院,一般升斗小民,負擔不起如此奢華的消費。相對於義大利歌劇和普雷弗(John Playford)推廣的沙龍舞蹈(salon dances),敘事歌劇為一較通俗、較有活力的歌劇形式。十八世紀知名的例子是約翰蓋(John Gay, 1685-1732)的《乞丐的歌劇》(The Beggar´s O...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
劇場河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階生成於河谷彎曲處,其凸岸部分形似劇場,謂之劇場河階。因河流曲繞三面呈半圓形,故又稱半圓形河階。
|
明華園歌劇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著名歌仔戲團。由陳明吉先生創辦於民國十九年,為一家族劇團。目前由總團長陳勝福領軍明華園戲劇總團,旗下共有天、地、玄、黃、日、月、星、辰等八個子團與四個協力團隊,是臺灣最具規模的表演藝術團隊,成名的劇目有《濟公活佛》、《父子情深》、《八仙傳奇》、《白蛇傳》、《貓神》、《蓬萊仙島》等。
|
豫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河南全省和陝西、山西等地的劇種,屬於梆子腔的一種。演唱時以硬木梆子按拍,節奏鮮明。也稱為「河南梆子」。
|
無垢舞蹈劇場舞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由臺灣舞蹈家林麗珍成立於1995年,並擔任藝術總監。1972年林麗珍畢業於中國文化學院音樂舞蹈科,在長安國中(原長安女中)任教時,曾為百人編作大型舞蹈,連續五年獲得臺灣區民族舞蹈比賽的最高分大型舞蹈榮譽獎。1970年編排大會舞《乘風破浪》的大作,突破大場面平面造型的變化,更為壯觀,1977年《哈薩克神殿》原創性的舞蹈語彙,展現特殊的個人風格。在舞蹈教材設計上,自創《遊戲教學法》,將舞蹈溶入音樂及體育課程中。1978年林麗珍第一次的個人舞展《不要忘記妳的雨傘》,在1982年發表作品《我是誰》;1989年推出文化記錄性的《天祭》。1991年擔任國家劇院製作臺灣原住民族樂舞系列《布農族》藝術總...
舞團提供資料。
|
劇情高潮突降;反高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名詞。指緊接在高潮戲之後的劇情,主要是為了疏緩緊張的氛圍。希臘劇作家沙佛克里斯(Sophocles)的《伊底帕斯在哥倫諾斯》(Oedipus at Colonus)一劇中,在泰瑞西阿斯(Theseus)伴隨伊底帕斯到樹林接受死神的召喚後,便折回去安慰安蒂崗妮(Antigone)和伊斯敏(Iseme),並為他們返回西布斯城(Thebes)做準備。安東契訶夫(Anton Chekhov, 1860-1904)的作品《櫻桃園》(The Cherry Orchard, 1904)中,莊園出售後,一家人分散四處開始各自的新生活,舞臺上卻出現舉步蹣跚的老管家佛斯(Firs)哭訴自己遭到遺棄。有時候劇作...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