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126.2164 ms
共 13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悲劇反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悲劇情節中,人物的動作、信念與後來的發展扞格顛倒,形成嘲弄警惕的諷刺,這種悲劇中情境逆轉的藝術效果,稱為「悲劇反諷」。
|
粵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說粵語地區的劇種。如廣東、廣西、香港、澳門及華僑聚居之地。明清兩代弋陽腔、皮黃、崑腔等相繼流傳到廣東,清初出現廣東本地班,融合諸腔,並吸收廣東民間音樂及流行曲調,於雍正前後彙合形成粵劇。用廣東話演唱,極具地方色彩。唱腔以梆子、二黃、西皮為主,角色有生、旦、文武生、武生、公腳、小武等,服裝華麗考究。劇碼取材自傳統戲曲、外國電影或西洋名劇,涵容性極大,為粵劇的一大特色。也稱為「廣府戲」、「廣東大戲」、「廣州戲」。
|
越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浙江省的劇種。發源於嵊縣。唱腔為上、下句變化反覆,曲尾加「啊呵令哦令哦」等人聲幫腔。遇到朗誦性較強的唱段,鼓師一手敲篤鼓,一手敲尺板,除演員清唱的聲音,便是「的的篤篤」的拍板聲,故也稱為「的篤戲」。最初以男性藝人為主,至民國十二年,嵊縣一位男藝人金雲水開辦女子小歌班,此後越劇漸以女演員為班底,而演出的劇目亦偏向描述兒女之情的文戲,故也稱為「女子文戲」。常見劇目有梁山伯與祝英臺、紅樓夢、西廂記、西園記等。
|
電視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供電視或透過網路播放而製作的戲劇節目,可依其播映形式,分單元劇、連續劇等。
|
皇冠藝文中心小劇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演場所。成立於西元1984年12月。劇場六十坪,該地點為一舞蹈研習教室,除自行企劃節目外,場地亦可供各界租用,以供小型舞臺劇、舞蹈等活動使用。地址:臺北 市敦化北路120 巷50號地下室。
|
獨幕劇
瀏覽人次:354
收藏人次:0
一種戲劇作品形式。全劇事件在獨立一幕中完成,時間、空間便受到嚴格控制,因此情節結構比較精簡緊湊。如:「這齣獨幕劇劇情簡單,但寓意深刻。」
|
雜劇
瀏覽人次:354
收藏人次:0
一種戲曲。原為宋代以滑稽方式表演的戲,至元代則指以北曲為主幹的戲劇。通常分為四折,有的則依劇情在開頭或兩折之間加楔子,每折用同一宮調及同一個韻,由一個角色獨唱,其他角色則用道白。
|
劇盜
瀏覽人次:350
收藏人次:0
凶惡強悍的盜賊。宋.陸游〈書憤〉詩:「劇盜曾從宗父命,遺民猶望岳家軍。」《花月痕》第四七回:「庇我劇盜,辱我疆臣,爾詐爾虞,如鬼如蜮。」也作「劇賊」。
|
音樂劇
瀏覽人次:350
收藏人次:0
源自於十九世紀末,以音樂與歌曲結合舞蹈、戲劇、雜耍和綜藝結合的一種表演。為musical comedy的中譯名,簡稱為musical。它的劇情內容常包括幽默、諷刺、感傷、愛情等喜怒哀樂情感,用音樂、歌舞形式的演繹傳達給觀眾。一些著名的音樂劇如:《奧克拉荷馬》(Oklahoma)、《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貓》(Cats)以及《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等。也稱為「歌舞劇」。
|
舞臺劇
瀏覽人次:341
收藏人次:1
演員在舞臺現場演出的戲劇。如:「舞臺劇的演員直接面對觀眾,演出時尤當聚精會神,把演技發揮得淋漓盡致。」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