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50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芭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類型名。十七世紀後期在法國盛行的一種音樂舞蹈。它是混合舞曲、芭蕾和歌形態的場作品,情的內容非常鬆散,戲的連接十分瑣碎。專門創作歌芭蕾的作曲家包括侃普拉(Andrié Campra, 1660-1744)、孟岱克萊(Micheé Pignolet de Montéllaire, 1667-1737)。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lf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明華園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著名歌仔戲團。由陳明吉先生創辦於民國十九年,為一家族團。目前由總團長陳勝福領軍明華園戲總團,旗下共有天、地、玄、黃、日、月、星、辰等八個子團與四個協力團隊,是臺灣最具規模的表演藝術團隊,成名的目有《濟公活佛》、《父子情深》、《八仙傳奇》、《白蛇傳》、《貓神》、《蓬萊仙島》等。
波修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構。提供給俄國著名的波修瓦芭蕾舞團演出使用的場。波修瓦芭蕾最早的歷史可回溯到1776年。前身是由英國人麥多斯(Michael Maddox)在莫斯科建立的丕托羅夫斯基(Petrovsky)場,後來在1805年的一場大火被毀。1825年波修瓦院由建築師玻威(Osip Bovet)完成建造,為當時盛行的浪漫芭蕾提供一流的演出場地。可惜1853年的另一場火災又將場燒毀。新的大樓則由卡握斯(Alberto Cavos)設計完成。十九世紀初是波修瓦芭蕾塑造自己風格的時期,包括對情的重視、戲性的安排,及鮮明的角色設計等等。十九世紀後半段,雖然在1861-1864年間有義大利著名芭蕾舞教師卡羅...
Selma Jeanne Cohen 主編《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Dance》1998.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暢所欲言。《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為人簡易佚蕩,口吃不能談。」《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二則眾同袍談竟日,可以解慍,豈可為無益之悲?」
2.有關戲的論述。如唐康駢所著的《談錄》。
兒童院(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童院乃專為少年兒童開設,演出適合兒童特點的話、歌舞、木偶及影的專業兒童院。在大陸地區歷史最悠久的中國兒童福利院,建於一九四七年四月十日,為宋慶齡創辦,院址設在上海,隸屬於中國福利會。該院以兒童話見長。大陸地區最大的兒童院中國兒童藝術院,成立於一九五六年六月一日,院址在北京,隸屬國務院文化部。除北京、上海外,其他許多城市也設有這種院,如西安兒童藝術院,成立於一九五九年十月一日,是大陸地區成立最早的三個兒童院之一,並以能歌善舞的藝術風格在兒童戲界獨樹一幟。一九六○年七月二日建立了遼寧兒童院。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九日成立的哈爾濱兒童院,既演兒童話,也演兒童木偶...
宗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類型名。為中世紀時在教堂演出與宗教有關的「歌唱」。從十世紀到十六世紀有很多宗教,它與神蹟(Mystery Plays)最大的不同是:神蹟是用話的形式演出,偶而插入音樂,宗教則是以歌唱為主,用拉丁文演唱,歌詞和曲調借自宗教音樂。大多數的宗教都是專為復活節和聖誕節而演出,尤其是在節日的遊行典禮及插句朗誦(Tropers)時。許多中世紀的宗教都記載在出自十二世紀的著名宗教集《Fleury Playbook》中。關於宗教的演進歷史,極為複雜,許多地方仍待學者研究中。最古老的一首復活節宗教是出自英國溫徹斯特(Winchester)的教會協議規則(Reqularis Concor...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中國大陸浙江金華、麗水一帶的戲。因金華在元代以前稱為「婺州」,故稱為「婺」。主要聲腔包括崑腔、高腔、亂彈、徽戲、灘簧與時調六大類,各具特色。
黑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場種類名詞。指沒有鏡框式舞台框架的矩形小場,內部所有設備都漆成黑色,包括牆壁、地板、天花板,以及水平或垂直的簾幕等。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湖北、陝西、河南等省的地方戲曲名稱。約有三百年的歷史,原以秦腔演變來的西皮,及安徽傳來的二黃為主要唱腔,並和徽相互影響。發展過程中形成的荊河、襄河、府河、漢河四支,對湘、川、贛等戲的發展都有影響。尤其清嘉慶、道光年間,傳入北京,逐漸演變成京。伴奏樂器有胡琴、二弦、鼓板等。也稱為「漢調」。
敘事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構。受德國作家布萊希特(Bertold Brecht, 1898-1956)之戲觀念所影響之音樂場。布萊希特喜用寓言及隱喻的手法來表現,同時他認為作家和作曲家的關係可以互調,並利用反情造成戲情緒及高潮。
《The Encyclopaedia of 20th Century Music》.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