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31.42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印度洋奇鮟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相當狹長,前方寬大;頭部扁平,相當寬;上頜向前延伸遠超過下頜。眼睛相當小。第一背鰭棘特化成為吻觸手,吻觸手相當短,位於上頜內部,完全被餌球所包覆;餌球具有兩對設附肢以及一末附肢,皆單一不分叉。上頜具有許多勾狀犬齒,下頜齒較短。體表完全覆蓋特化之圓形鱗片,各鱗具有一中央棘。背鰭與臀鰭相對,接近尾鰭。體色深棕色,上頜內部具有黃色類似螢光顏色,腹部具有白色不規則斑塊。各鰭相對較黑。本種自1912年發表以來,僅在台灣發現兩個新個體,兩者之餌球相異性高,但因模式標本之餌球損壞,所以無法確認何者為真。(何宣慶 2012/12)
印度棘赤刀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甚延長而側扁,呈帶型,體長可達體高7.4倍以上。口裂寬大而傾斜,吻極短。頜齒細弱,1列,尖端微向後彎;鋤骨及腭骨均無齒。前鰓蓋骨下角具1棘,後緣鋸齒狀,約具6強棘。前頜骨與上頜骨間無黑斑。鰓裂大,鰓膜彼此分離,且與峽部分離。肛門位於胸鰭下方。體被細小圓鱗。背鰭及臀鰭基底長,並與尾鰭相連,無硬棘,僅有鰭條,但分節不明顯,後端鰭條也不分支;背鰭軟條數83-85;臀鰭軟條數93-100;尾鰭尖形。體一致為橘紅色,背部色深,腹部較淡;體側具十數條橘黃色橫帶;背鰭前部不具黑斑點,若有也小而不明顯。
印度牛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為多年生草本,20-120公分高。莖方形,披短柔毛。葉對生。葉柄長為0.5-1.5公分,有些披毛;葉片為廣倒卵形或長橢圓形,基部呈楔形或圓形,1.5-7x 0.4-4公釐,紙質,雙面披毛,葉緣完整或呈波浪形,葉先端鈍,具短突尖。花兩性,成穗狀花序,花後反立並貼近總梗;苞片披針形,3-4公釐,尖端銳尖;小苞片呈刺狀,2.5-4.5公釐。花被片披針形,3.5-5公釐。雄蕊2.5-3.5公釐,退化雄蕊頂端具長緣毛。胞果卵形,2.5-3公釐;種子棕色,卵形,約2公釐。
印度禾粉介殼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卵圓形或近方形,約1.2-3.3 (2.0)mm 長,0.6-2.5 (1.4)寬,體後緣數節骨化。老熟雌成蟲標本近寬卵形或近圓形,體表強烈骨化。觸角2節,約33-61 (54) μm長。具眼。唇基上唇鞘,約150-194 (173) μm長。下唇約72-111 (94) µm,較唇基上唇鞘短。臀瓣略為發達,腹面具1短刺毛,約89-167 (139) 長。肛環位於肛管內,約89-167 (139) μm long長,具6根肛環刺,約67-122 (106) μm長。產卵孔位於腹面,外觀有些斑點,兩側及後緣有有內骨。產卵孔前腹部各節,通常分節不明顯。

體背部有許多短刺毛,...
印度無齒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卵圓形而側扁,背及腹面圓鈍。頭中大,側扁而高。吻端鈍圓。眼中大型,其直徑大於吻長。口斜裂,上下頜約等長;上下頜有一列稀疏細齒,鋤骨、腭骨及舌上則無細齒。前鰓蓋骨及主鰓蓋骨皆無棘。鰓耙細長,具擬鰓;鰓裂寬,鰓膜不相連並在喉峽部游離。體被薄圓鱗,亦脫落,頭部無鱗;側線鱗數約41-43。背鰭兩個,緊鄰,中間具缺刻,第一背鰭硬棘IX-XII,第二背鰭鰭條I + 15-16;臀鰭和第二背鰭同型,III + 15;胸鰭中長,末端至第二背鰭起點之下方;腹鰭短,可收入腹溝中;尾鰭深叉。體銀灰色,背部色較深,腹部淺色;各鰭淺色。
印度鐮齒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柔軟,前部較粗大,向後而逐漸側扁而細。頭中大,背部圓滑,頭長大於體高。吻甚短,前端圓鈍形。眼細小。口大,斜裂;上頜骨末端延伸至鰓孔前緣;兩頜齒呈帶狀,部分彎曲,互不對稱;鋤骨、腭骨及舌上均具齒;口閉合時,頜骨齒向外露。體前部裸露無鱗,後部被細小圓鱗,鱗薄,易脫落;側線中直。背鰭單一,與腹鰭相對,具軟條11-13;脂鰭細小;胸鰭細長,其長大於頭長;尾鰭三叉形。體呈灰乳白色;頭背部及兩側半透明狀,具淡灰色小點。各鰭灰黑色,有時腹及臀鰭色淡。
印度洋黑香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屬於中、大型貝類,體型較為圓胖,整體雖呈雙錐形,但上方較短而尖,下方較為圓胖。有七個螺層左右,在殼頂的第一個螺層甚小為胎殼,以下逐漸增大而以體螺層最大,體螺層長度達殼全長的7/10。縱肋在殼頂以下的第2-4螺層較為清楚,而以下各螺層雖然縱肋不清楚,但卻在肩部有數個強壯的突起,幼貝不明顯,但成貝相當顯著。各螺層的表面有3-4條螺旋狀的螺肋排列。各螺層間有縫合線區分開來,各螺層的肩部不平滑而有數個強壯的錐狀突起。殼口內面為金黃色,而外殼為棕褐色,表面有土黃色,細絨布狀感覺的殼皮,殼皮上的殼毛細而緊密。殼口大形
印度異齒喉盤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細小而後部側扁;體長為體高之7.1倍。頭寬而扁平,體長為頭長之3.2倍,寬的5.3倍,吸盤長的6.3倍。尾柄中庸,其長為高的1.4倍。無下頜感覺孔;無前鰓蓋感覺孔。肛門開口離臀鰭起點較至吸盤後緣為近。背鰭起於肛門垂直線後方,與臀鰭皆不和尾鰭相連,具軟條8;臀鰭軟條7;胸鰭圓形,與前吸盤後緣相連;腹鰭變形為具突起之雙型吸盤;尾鰭圓形。體為紅色,體側具白色不規則之蠕紋,背部具5-6個白色鞍狀斑,吻背部具白色寬縱紋。
印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界五大洋之一。介於亞洲、澳洲、非洲、南極洲之間,當印度之南,面積次於太平洋和大西洋,約七千三百四十萬平方公里。
印度頂帶葉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雄蟲 4.0~4.5mm,雌蟲 4.6~5.0mm。雄蟲尾節側瓣近似長方形,端緣寬圓突出,端區有 2 根粗剛毛;下生殖板近似三角形,外緣微彎曲,外側域有 1 列 7 根粗剛毛;陽莖幹基部寬大,末端尖突,中部外側有 2 枚刺狀突;連索 Y 字形;陽基側突基部寬大,端部漸細彎曲向外。體淡黃褐色。頭冠兩複眼間有 1 條黑色寬橫帶,中線黑色;複眼黑色;單眼黃褐色。前胸背板黃褐色,中後部色暗,呈暗灰褐色,在中前部有 1 條弓形刻痕,沿此橫刻痕有 1 列不規則暗色斑點;中胸小楯板黃褐色,基角和頂角色較深;前翅黃白色,翅脈淡褐色;胸部腹板和足黃褐色,腿節上有暗色縱紋,脛刺基部有黑色小點,爪黑褐色。腹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