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801 ms
共 2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口如懸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口若懸河」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太尉1>云:「郭子玄2>語議如懸河3>寫4>水,注而不竭。」 〔注解〕
(1) 王太尉:王衍(西元246∼311),字夷甫,晉臨沂人。以清談著稱,累官至司徒。西晉亡,投降石勒,後為石勒所殺。
(2) 郭子玄:郭象(西元252∼312),晉河南人。少有才學,好老莊,能清言。東海王越引為太傅主簿。曾為《莊子》作注。
(3) 懸河:傾瀉不止的河水,可指瀑布。
(4) 寫:音ㄒ|ㄝˋ,通「瀉」。〔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五○.郭象列傳》、晉.裴啟《語林》(據《北堂書鈔.卷九八.談講》引)
|
義方之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導做人處世的道理。漢.蔡邕〈司徒袁公夫人馬氏碑〉:「義方之訓,如川之流,俾我小子,蒙昧以彪。」
|
統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統領,指揮部屬。《新唐書.卷六.肅宗本紀》:「朝隱等敗奚、契丹於范陽北,肅宗以統帥功遷司徒。」
|
德隆望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議4>,稱己德隆望重,既錄5>百揆6>,內外群僚皆應盡敬。於是公卿皆拜。于時軍旅荐興,國用虛竭,自司徒已下,日廩七升,而元顯聚斂不已,富過帝室。 〔注解〕
(1) 元顯:即司馬元顯,生卒年不詳。晉司馬道子之子。
(2) 諷:暗示。
(3) 禮官:職官名。職司禮儀的官員。
(4) 下議:交給下面討論。
(5) 錄:登錄、任用。
(6) 百揆:總理國政之行政長官。
|
名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分與教化。指以儒家所定的名分與倫常道德為準則的禮法。《管子.山至數》:「昔者周人有天下,諸侯賓服,名教通於天下,而奪於其下,何數也。」《晉書.卷四九.阮籍傳》:「見司徒王戎,戎問曰:『聖人貴名教,老莊明自然,其旨同異?』瞻曰:『將無同。』戎咨嗟良久,即命辟之。時人謂之『三語掾』。」
|
蠲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免除。《元史.卷九六.食貨志四》:「曰蠲免者,免其差稅,即周官大司徒所謂薄征者也。」《紅樓夢》第五八回:「凡養優伶男女者,一概蠲免遣發。」
|
不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柔順。《書經.舜典》:「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寬。」
|
一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計算牲畜、物品的單位名詞。如:「一口羊」、「一口鍋」。《三國演義》第四回:「聞司徒有七寶刀一口,願借與操入相府刺殺之。」
|
干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干寶字令升,新蔡(今屬河南)人。東晉史學家、文學家。少年勤學,博覽群書,以才氣見稱。晉元帝時召為佐著作郎,領修國史。因家貧求補山陰令,升始安太守。後王導請為司徒右長史,遷散騎常侍。干寶是東晉初著名史學家,祖父干統,為吳奮武將軍,父干瑩為丹陽丞。干寶少勤學,博覽群記,以才器召為佐著作郎,又因平定杜 之亂有功,賜爵關內候。晉元帝即位,未置史官,由中書監王導舉荐,干寶“始領國史”。“以家貧求補山陰令,遷始安太守。王導請為司徒右長史,遷散騎常侍”。(...
|
五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種倫常教育。《書經.舜典》:「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寬。」漢.孔安國.傳:「布五常之教。」《左傳.文公十八年》:「舉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內平外成。」
3.唐代稱司徒為五教。宋.洪邁《容齋四筆.卷一五.官稱別名》:「唐人好以它名標牓官稱……,司徒為五教。」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