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37.33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放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堯的名號。參見「唐堯」條。或為史臣讚美堯的話,稱其勛業四達。
樣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為樣品的書。《儒林外史》第一八回:「這書刻出來,封面上就刻先生的名號,還多寡有幾兩選金和幾十本樣書送與先生。」
勁節高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繼承。膺,音|ㄥ。 (4) 祉:音ㄓˇ,幸福。 (5) 三恪:周武王克殷,封前三朝的後裔以王侯名號,稱為「三恪」。一說封虞、夏、殷之後於陳、杞、宋。一說封黃帝、堯、舜之後於薊、祝、陳。恪,音ㄎㄜˋ,恭敬。 (6) 侯服:古代王城外圍,按一定距離所劃分的區域。夏制指離王城一千里之地,周制指距王畿五百里之地。
高風大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繼承。膺,音|ㄥ。 (4) 祉:音ㄓˇ,幸福。 (5) 三恪:周武王克殷,封前三朝的後裔以王侯名號,稱為「三恪」。一說封虞、夏、殷之後於陳、杞、宋。一說封黃帝、堯、舜之後於薊、祝、陳。恪,音ㄎㄜˋ,恭敬。 (6) 侯服:古代王城外圍,按一定距離所劃分的區域。夏制指離王城一千里之地,周制指距王畿五百里之地。
望諸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趙國封給樂毅的名號
三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武王克殷,封前三朝的後裔以王侯名號,稱為「三恪」。一說封虞、夏、殷之後於陳、杞、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晉.杜預.注:「周得天下,封夏、殷二王後,又封舜後,謂之恪,并二王後為一國。其禮轉降,示敬而已,故曰三恪。」一說封黃帝、堯、舜之後於薊、祝、陳。《詩經.陳譜》唐.孔穎達.正義:「武王未及下車,封黃帝之後於薊,封帝堯之後於祝,封帝舜之後於陳。」
郅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匈奴單于的名號,即郅支骨都侯單于,名叫呼屠吾斯。《漢書.卷七○.陳湯傳》:「宣帝時匈奴乖亂,五單于爭立,呼韓邪單于與郅支單于俱遣子入侍。」明.陸世廉《西臺記》第四齣:「山前有客祠彭越,塞上無人斬郅支。」
不謀同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近俱發:無論遠近,都發兵起事。 (2) 假號雲合:起事者像雲一般地聚合。假號,指稱起事者自立的名號,亦用以代稱起事者。 (3) 劉氏:指漢朝宗氏。
張天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東漢張道陵的裔孫受元世祖之封,世代以天師為名號,故稱。明太祖改封為真人,秩二品。至清高宗,授秩五品而革真人封號,但世人猶稱之為「張天師」。相傳能用符水禁咒方法降服鬼魔,並以籙號授弟子。
苦節高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繼承。膺,音|ㄥ。 (4) 祉:音ㄓˇ,幸福。 (5) 三恪:周武王克殷,封前三朝的後裔以王侯名號,稱為「三恪」。一說封虞、夏、殷之後於陳、杞、宋。一說封黃帝、堯、舜之後於薊、祝、陳。恪,音ㄎㄜˋ,恭敬。 (6) 侯服:古代王城外圍,按一定距離所劃分的區域。夏制指離王城一千里之地,周制指距王畿五百里之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