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1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堂皇冠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黑。司馬徽素有慧眼,善於知人,見到這個年輕人談吐不俗,便稱他為南州之士的「冠冕」,龐統也因此打響了名號,後來龐統也受到劉備的重用,與諸葛亮同為中郎將。「冠冕」是指帽子,為衣飾之首,在此引申為南州眾士之首之意,表示龐統為才識出眾的人。「堂皇」一詞見於《漢書.卷六七.楊胡朱梅云傳.胡建》。漢武帝時渭城縣令胡建是個剛正不阿、嫉惡如仇的人。他在軍中時,與走卒打成一片,感情甚篤。當時管軍務的監軍御史將軍地據為己用,做起生意來。胡建認為監軍違反軍紀,理當問斬。於是告訴走卒說:「有人不守軍紀當斬,我要你們抓誰就抓誰,斬誰就斬誰。」於是在選兵馬之日,監軍與其他軍官坐在廳堂上,胡建帶著走卒下堂拜見後,指著監軍...
廠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產品專屬的名號。如:「為適應市場需求,各廠牌的底片規格都是一致的。」
普門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為《妙法蓮華經》中的一品,全名為「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內容主要敘述佛陀解釋觀世音菩薩名稱的緣由,宣說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能除一切苦惱的不可思議力量,及觀世音菩薩如何以三十二種形相,為眾生方便說法等事。自晉竺法護漢譯以來,即普受信仰,成為中國佛教徒最常課誦的經典之一。現在一般流通的本子,皆取鳩摩羅什翻譯的長行及隋闍那崛多的偈文合併刊行。也稱為「觀音經」。
國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表一國的名號。《儒林外史》第一回:「不數年間,吳王削平禍亂,定鼎應天,天下一統,建國號大明。」
薄伽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尊,為佛陀的十種名號之一。由梵語bhagavan翻譯得名。含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六義。《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一:「爾時薄伽梵從初證覺,於十二年中諸聲聞弟子無有過失,未生瘡疱。」也譯作「婆伽婆」、「婆伽梵」。
驍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武官的名號。《漢書.卷五四.李廣傳》:「吳楚反時,為驍騎都尉。」
佛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的名號。《西遊記》第一二回:「那一派仙音響喨,佛號喧譁。」《聊齋志異.卷三.湯公》:「公頓思惟佛能解厄,因宣佛號,纔三四聲,飄墮袖外。」
眾射之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或是地方士紳、長老,紛紛開始聯合講會,成立書院,相互應和。萬曆年間,由顧憲成等人重新修建的東林書院,名號尤其響亮。他們時常譏諷朝政,評論人物,士大夫相繼依附,於是和東林書院有關的人都被稱為「東林黨」。但也因為名氣太大遭到毀謗,氣焰太盛招致各方的責難,批評的輿論接連而來,加上幾次的政治鬥爭都和東林書院的人有關,使得眾人攻擊的目標,都指向在東林書院講學的顧憲成等人。後來「眾矢之的」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眾人一致攻擊的目標。
下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下凡。《大宋宣和遺事.元集》:「此上感得火德星君霹靂大仙下界降生,於西京洛陽縣夾馬營趙洪恩宅,生下一個孩兒。」《西遊記》第一九回:「你這廝原來是天蓬水神下界,怪道知我老孫名號。」
淨土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宗派之一。唐代僧人善導依《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往生論》等經義創立。主張五濁惡世的眾生要靠自力解脫很難,若乘佛的願力,只要一心持念阿彌陀佛名號,死時便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再輪迴。故以念佛為主要修行方法,以往生極樂世界為目的。淨土宗奉東晉慧遠為初祖,中唐以後廣為流行,並傳入日本。也稱為「蓮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