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77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名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名號。《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二年,常山王薨,以其弟襄城侯山為常山王,更名義。」
綽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號,本名之外另取的名號。[例]同學相處,不宜隨意給人取綽號。
老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說生於公元前六零四年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楚苦縣歷鄉曲仁里(河南鹿邑東 ) 人,謚(人死後所封的名號)聃(耳外輪平而捲不日聃)。所以有人叫他李耳,也有人叫他老聃。老子修道德,其學主無為之說,以自隱無名為務。後世視其為道家始祖。近代有很多學者認為老子是戰國時代的人,也舉了很多証據。因此兩派人馬都說自己對。但是比較多人認為老子是春秋時代的人。
冠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古代將軍的名號。《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諸別將皆屬宋義,號為『卿子冠軍』。」《梁書.卷五二.止足列傳.陶季直》:「出為冠軍司馬、東莞太守,在郡號為清和。」
標點符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文句中,用來分別句讀和標明詞句性質、種類的符號。民國八年,教育部頒行新式標點符號,後因歷時已久,復受外來因素影響,致使用上頗生歧異。為求用法統一,及便於學習,遂於民國七十六年再頒布重訂標點符號手冊,內容大抵沿用新式標點符號的名稱,而略加更動。共收有句號(。)、逗號(,)、頓號(、)、分號(;)、冒號(:)、引號(「」、『』)、夾注號(--)、問號(?)、驚嘆號(!)、破折號(──)、刪節號(……)、書名號(﹏﹏)、專名號(ˍˍ)、音界號(.)等十四種。
高風勁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繼承。膺,音|ㄥ。 (4) 祉:音ㄓˇ,幸福。 (5) 三恪:周武王克殷,封前三朝的後裔以王侯名號,稱為「三恪」。一說封虞、夏、殷之後於陳、杞、宋。一說封黃帝、堯、舜之後於薊、祝、陳。恪,音ㄎㄜˋ,恭敬。 (6) 侯服:古代王城外圍,按一定距離所劃分的區域。夏制指離王城一千里之地,周制指距王畿五百里之地。
附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附屬於某物而存在的。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荀況禮智,宋玉風釣,爰錫名號,與詩畫境,六義附庸,蔚成大國。」
法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道教的信徒受戒時,由師所授的名號。也稱為「法名」、「戒名」。
市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店門外標示其名號及所賣貨物的招牌或標誌。
亮節高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繼承。膺,音|ㄥ。 (4) 祉:音ㄓˇ,幸福。 (5) 三恪:周武王克殷,封前三朝的後裔以王侯名號,稱為「三恪」。一說封虞、夏、殷之後於陳、杞、宋。一說封黃帝、堯、舜之後於薊、祝、陳。恪,音ㄎㄜˋ,恭敬。 (6) 侯服:古代王城外圍,按一定距離所劃分的區域。夏制指離王城一千里之地,周制指距王畿五百里之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