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正中己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意堅固管候發落,休得時刻怠慢。」蔡福聽了,心中暗喜。如此發放1>,正中2>下懷。領了鈞旨,自去牢中安慰他兩個,不在話下。 〔注解〕 (1) 發放:處分發落。 (2) 中:音ㄓㄨㄥˋ,符合。
解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解煩憂,使心裡獲得安慰。如:「旅居他鄉的遊子,藉著家書暫時解慰心中的孤寂。」
撫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撫輕拍。有親暱安慰的意思。如:「在母親的撫拍下,寶寶很快的入睡了。」
親極反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過分親近了解而有所顧忌,反顯得生疏。《紅樓夢》第九回:「寶玉欲將實言安慰,又恐黛玉生嗔,反添病症。兩個人見了面,只得用浮言勸慰,真真是親極反疏了。」
病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疾病的情勢。《三國演義》第四九回:「肅曰:『都督病勢若何?』」《紅樓夢》第二○回:「寶玉見他這般病勢,又添了這些煩惱,連忙忍氣吞聲,安慰他仍舊睡下出汗。」
止渴望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望梅止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東漢末年,曹操帶領著大軍要去討伐張繡,走到半路,因為天氣十分炎熱,又找不到水源,身上揹著沉重行囊的士兵個個都又渴又累。此時足智多謀的曹操,心生一計,就對士兵們說:「弟兄們,前面不遠的地方有一大片的梅林,結滿了又酸又甜的果實,可以生津解渴。」士兵們聽到之後,每個人腦中都想起梅子那酸中帶著甘甜的味道,嘴裡不由自主的生出津液,精神為之一振,不再感到口渴。曹操藉此終於找到水源,解除部隊沒水喝的窘境。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望梅止渴」,用來比喻以空想來安慰自己。
止渴思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想到梅子便能止渴。比喻藉由想像來安慰自己。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三折:「到三更四更,便似止渴思梅,充飢畫餅。」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二折:「喒正是那止渴思梅。」
失馬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塞翁失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邊塞附近有個善於養馬的人,一天,他的馬忽然逃到胡地去了。鄰人們都前來安慰他,他父親卻不在意地說:「這沒什麼好難過的,怎知不會帶來什麼好運,正是我們的福氣呢!」過了幾個月,那走失的馬居然帶著一群胡人的駿馬回來。鄰人都來道賀,但是他父親卻說:「這也不必太高興,怎知不會是災禍的前兆呢!」果然不久老翁的兒子,在騎馬時跌斷了腿。鄰人又趕來慰問。老翁說:「腿跌斷了,怎知不是我們的福氣呢!」過了一年胡人入侵,當地年輕人都被召去作戰,十分之九的人不幸戰死;老翁的兒子卻因為瘸腿,保全了性命。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塞翁失馬,安知非福」或「塞翁失馬」,用來比喻因禍得福。
充饑畫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徒具虛名而無益於實際。參見「畫餅充饑」條。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三折:「到三更四更,便似止渴思梅,充饑畫餅。」亦喻為聊以空想,安慰自己。元.劉時中〈端正好.生靈套〉:「無實惠盡是虛椿,充饑畫餅誠堪笑。」
自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安慰自己。《列子.天瑞》:「貧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終也。處常得終,當何憂哉。孔子曰:『善乎,能自寬者也。』」唐.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詩:「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