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8.01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喋喋不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況且在秦朝就曾任用掌案牘的書吏,官吏們爭著以極快速、苛刻、細察來比較高下,然而內容只是些徒有形式而無實際作用的文字,並沒有真誠的惻隱之心,也因而無法知道自己的過錯缺失在那裡,才會走向敗亡的地步。今日陛下因為嗇夫能言善道就越級升遷,恐怕天下人競相仿效,賣弄口舌,重蹈秦朝覆轍,所以君王一切的動作處置不可不小心啊!」最後文帝聽從建議,取消嗇夫的升官。典源又見《史記.卷一一○.匈奴列傳》。內容則是表述西漢文帝時,宦官中行說因被迫奉命送公主到匈奴和親,後來歸順匈奴。有一天,他駁斥漢朝使者對匈奴的批評,說:「匈奴人逐水草而居,沒有繁複的辭令,如果令他們像中原人一樣話多不止,即使衣冠華美,又有何用?」後來「...
敷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人做事缺乏誠意或不切實際,僅表面應付了事。[例]他對此事一再的敷衍,根本沒有解決問題的誠意。
融會貫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面的領會。如果沒有打好學問的基礎,只一味地思考,就希望能舉一反三、聞一知十,通常都會流於空想而不切實際。後來原文中的「融會貫通」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將各種知識或事物加以融合、貫穿,進而獲得全面通徹的領會。
以管窺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長住井底的青蛙,見識淺薄,眼界狹小,根本無法通曉莊子言論玄妙之處。就算花工夫去學習,自以為懂了,但實際上只有學得皮毛,有如「用管子看天,只能看到天空的一小部分,以為天空就是這麼小」一樣。要他別再試圖理解,免得如「邯鄲學步」,非但沒學成,反而將自己原有的學問失去了。莊子與公孫龍並非同時代的人,表示莊子言論的深奧,連像公孫龍這樣博聞善辯之士都無法參透,只能獲得片面的理解,就如「用管窺天,用錐指地」般。後來「以管窺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見識片面而狹窄。
滿城風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蔽翳:遮蓋、遮蔽。翳,音|ˋ,遮蔽。 (5) 敗意:感到掃興。 (6) 迂闊:指思想言行不切實際。迂,音ㄩ。
行動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學理論目錄1 行動研究1.1 起源1.2 何為行動研究1.3 目的1.4 行動研究的領域1.5 行動研究的特徵 行動研究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是由情境中的人針對情境中的問題進行系統性的研究。教育上的行動研究起於教室實務工作者每日教育工作中實際產生的問題,是一持續不斷的研究循環過程與努力,研究者致力於行動與反思間的緊密連結。其宗旨在改善實務,不在產生知識。是在實務工作中試驗想法,改善現狀,並透過行動研究增進實務工作者的知識與專業。行動研究的循環階段為:計畫、行動、觀察、反省。實務工作者先尋找一個研究...
因地制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不同環境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妥善辦法。《清史稿.卷四二一.朱嶟傳》:「惟各省情形不一,因地制宜,隨時變通。」《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你們既不博古,焉得通今?這可就要知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道理了!」
聲東擊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面做出要攻打東邊的聲勢,實際上卻集中主力攻擊對方不備的西邊的戰略。#語本《淮南子.兵略》。後亦用「聲東擊西」比喻以虛張聲勢,來轉移對方的注意力。
畫餅充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畫餅解飢。比喻徒具虛名而無益於實際。語本《三國志.卷二二.魏書.桓二陳徐衛盧傳.盧毓》。後亦用「畫餅充飢」比喻徒事空想無益於事。 △「望梅止渴」
虛有其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唐.鄭處誨《明皇雜錄》:「玄宗常器重蘇頲,……夜召蕭嵩草制,……嵩既退,上擲其草於地曰:『虛有其表耳。』」後用以形容空有華麗的外表,卻無實際的內涵。《舊五代史.卷五八.唐書.崔協傳》:「協器宇宏爽,高談虛論,多不近理,時人以為虛有其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