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臥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隱居而未顯達的曠世奇才。《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晉書.卷四九.嵇康傳》:「嵇康,臥龍也,不可起。」
標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明特徵的記號。三國魏.嵇康〈聲無哀樂論〉:「五方殊俗,同事異號,舉一名以為標識耳。」《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把盛油的桶兒,一面大大寫個『秦』字,一面寫『汴梁』二字,將油桶做個標識,使人一覽而知。」
不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擅長。《文選.嵇康.養生論》:「世皆知笑悼,謂之不善持生也。」《紅樓夢》第一回:「封肅每見面時,便說些現成話;且人前人後,又怨他們不善過活,只一味好吃懶做等語。」
呂安題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安訪嵇康不遇,卻碰見俗不可耐的嵇喜,因此只在門上題了「鳳」字便離去。因鳳字可拆為凡鳥,用以譏笑嵇喜凡庸。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後比喻造訪不遇。明.許自昌《水滸記》第一八折:「須知子猷訪戴步蹁躚,誰知呂安題鳳惜留連?」
顧盼生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右環顧,目光炯炯動人。《文選.嵇康.贈秀才入軍詩五首之一》:「凌厲中原,顧盼生姿。」晉.干寶《搜神記》卷一八:「華見其總角風流,潔白如玉;舉動容止,顧盼生姿。雅重之。」也作「顧盼生輝」。
中國教育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局跌蕩,官學衰落,士族階層轉而從《老子》、《莊子》和《周易》中找思想依靠,形成了「玄學清談」。嵇康就是其中代表人物。教育內容除官學外,已不在以儒家經典為主,開始教授相對立的放任思想,有人提出「超名教,任自然」等觀點,不再學宗一師,且不主張學習和實踐相結合,講究清淨無為。 隋唐 隋唐時期由於政治、文化、科學、經濟等方面都發展迅速,國家教育模式也擺脫了漢代獨尊儒術的觀點,同時兼顧佛道思想,逐漸形成以儒學為主,佛道為輔,兼通六藝的發展方針。 教育系統化 隋 隋文帝開國後,在中央設立了國子寺,設寺祭酒轉管教育,又置...
兼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廣泛愛眾人。《荀子.成相》:「堯讓賢,以為民。氾利兼愛德施均。」《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又仲尼兼愛,不羞執鞭。」
不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不成功。《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蝕木的蛀蟲。三國魏.嵇康〈答向子期難養生論〉:「故蝎盛則木朽,欲勝則身枯。」
允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平適當。三國魏.嵇康〈釋私論〉:「體清神正,而是非允當,忠感明于天子。」《聊齋志異.卷一○.席方平》:「受笞允當,誰教我無錢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