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生的本性。《孝經.聖治章》:「父子之道,天性也。」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夫人之相知,貴識其天性。」
自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我安慰。三國魏.嵇康〈琴賦〉:「嘉斯器之懿茂,詠茲文以自慰。」南朝宋.鮑照〈東門行〉:「長歌欲自慰,彌起長恨端。」
神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彼此心意投合,但憑精神相交,不涉形跡。唐.徐堅《初學記.卷一八.交友第二.敘事》:「神交,冥契:袁宏山濤別傳曰:『陳留阮籍,譙國嵇康,並高才遠識,少有悟其契者,濤初不識,一與相遇,便為神交。』」《三國演義》第八二回:「孤與子瑜可謂神交,非外言所得間也。」
不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變。《文選.禰衡.鸚鵡賦》:「恃隆恩於既往,庶彌久而不渝。」《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所謂達能兼善而不渝,窮則自得而無悶。」
晏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悠閒安適的樣子。《文選.嵇康.幽憤詩》:「與世無營,神氣晏如。」《文選.陶淵明.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詩》:「被褐欣自得,屢空常晏如。」也作「晏然」。
人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做人的道理。《易經.繫辭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兩之。」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不喜弔喪,而人道以此為重。」
光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光芒。三國魏.阮侃〈答嵇康〉詩二首之一:「隋珠豈不曜,雕瑩啟光榮。」
保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護維持原狀。《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至為禮法之士所繩,疾之如讎,幸賴大將軍保持之耳。」《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衰世之中,保持名節,君臣相體,若合符契,則燕昭、樂毅,古之流也。」
雞群鶴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鶴立雞群」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竹林七賢」指的是魏晉時期的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七位名人。魏晉時期是個政局動盪的時代,許多人追求名利、攀附權貴,在這樣的環境下,有些人為了表達對險惡政局的不滿,不願同流合汙,轉而追求放蕩或以清談為主的人生,而「竹林七賢」就是這種風尚的代表。嵇紹就是「竹林七賢」中嵇康的兒子,嵇康因罪被懲治,使得嵇紹在十歲時就失去了父親,而與母親相依為命。後來山濤以「父子罪不相及」為由,把嵇紹推薦給晉武帝,於是武帝就任命他為祕書郎。惠帝時,則在朝中擔任侍中一職。有一次都城發生了動亂,嵇紹跟著惠帝到蕩陰去平亂,不幸落敗,隨行的官員死傷慘重,餘者或降或逃...
肅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冷靜寂寞。《文選.嵇康.琴賦》:「冬夜肅清,朗月垂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