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11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懷疑、疑惑。《左傳.閔公二年》:「是服也,狂夫阻之。」三國魏.嵇康〈與呂長悌絕交書〉:「足下陰自阻疑,密表繫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研習。通「玩」。《文選.嵇康.琴賦.序》:「余少好音聲,長而翫之。」《後漢書.卷一八.臧宮傳.論曰》:「斯誠雄心尚武之幾,先志翫兵之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幼年或年輕的時候。《墨子.兼愛中》:「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長。」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此由禽鹿,少見馴育,則服從教制。」
欲罷不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想要停止卻做不到。三國魏.嵇康〈答向子期難養生論〉:「上以周孔為關鍵,畢志一誠;下以嗜欲為鞭策,欲罷不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恆常、時常。如:「他經常頭痛。」《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於足下,何從便得之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糾正。三國魏.嵇康〈釋私論〉:「今執必公之理,以繩不公之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弦樂器。同「弦」。三國魏.嵇康〈聲無哀樂論〉:「故哀思之情表於金石,安樂之象形於管絃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擴張、伸展。《左傳.僖公三十年》:「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三國魏.嵇康〈琴賦.序〉:「是故復之而不足,則吟詠以肆志。」
得意忘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書.卷四九.阮籍列傳》載,晉代的文學家阮籍,是個性格豪放、不拘禮教的人。他博學多聞,也有為國效力的壯志。但因生活在改朝換代的動亂時代,無法一展抱負,對統治者的作法也相當不滿。於是隱居山林,不參與任何事務,平常不是閉門讀書,就是遊山玩水,也常和嵇康、王戎等幾個好友在竹林裡喝酒、彈琴、吟詩、喧鬧,而有「竹林七賢」之稱。興致高昂之時,常常手舞足蹈,大叫大笑,忘了自己。後來「得意忘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高興過頭,舉止失去常態。 + 李邕是唐代知名的書法家,他學習晉代王羲之、鍾繇等大書法家的筆法,筆力雄健勁拔,善寫行楷,自成一格。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剛開始接觸李邕的字時,並不十分欣賞他的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明朗、光亮。如:「晶亮」、「明亮」、「烏黑亮麗」。《文選.嵇康.雜詩》:「皎皎亮月,麗于高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