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惰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為宋代罪俘的後裔,散居在蘇浙兩省,不得為官吏及與良民通婚。民國成立,才完全恢復其平等地位。也稱為「惰貧」、「墮民」、「丐戶」、「怯憐戶」。
苦節高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紹膺:繼承。膺,音|ㄥ。 (4) 祉:音ㄓˇ,幸福。 (5) 三恪:周武王克殷,封前三朝的後裔以王侯名號,稱為「三恪」。一說封虞、夏、殷之後於陳、杞、宋。一說封黃帝、堯、舜之後於薊、祝、陳。恪,音ㄎㄜˋ,恭敬。 (6) 侯服:古代王城外圍,按一定距離所劃分的區域。夏制指離王城一千里之地,周制指距王畿五百里之地。
日耳曼民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印歐民族之一。因受匈奴的威脅而南移入南歐、西歐及北非一帶,建立了東哥德、西哥德、法蘭克等王國,代替拉丁民族而成為該地的霸主。現在德、奧、英、美等國皆為其後裔,而以德國為最主要。
玩兵黷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窮兵者亡』,齊三枼5>其憂矣。」 〔注解〕 (1) 孫子:孫臏,生卒年不詳,戰國時齊人,為孫武之後裔。學兵法於鬼谷子,同門龐涓嫉而藉法臏其足,欲使其隱而勿見;後得齊威王賞識,任為將軍。齊、魏交戰,困龐涓於馬陵,萬弩俱發,涓自剄而死,於是聲名大噪。著有《孫臏兵法》。據《漢書.藝文志》所載,書凡八十九卷。今據近代出土之竹簡本引錄。 (2) 威王:齊威王(?∼西元前343),姓田,名因齊,戰國時齊國國君,齊桓公田午之子。曾起兵西擊趙、衛,敗魏於濁澤,齊國大治,諸侯不敢加兵於齊者二十餘年。自稱為王,在位三十六年,卒諡威。 (3) 田忌:生卒年不詳,戰國齊將。曾推薦孫臏於齊王。魏將龐涓攻趙都邯鄲...
善無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637~735)唐代高僧。中印度摩伽陀國人。甘露王的後裔,十三歲繼承焉荼國王位,後出家,向達磨掬多學習密法。玄宗開元四年到長安。先住興福寺,后住西明寺。為唐代密宗胎藏界的傳入者,與金剛智、不空合稱開元三大士。譯有《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七卷、《蘇悉地羯經》三卷等重要密續典籍。也稱為「輸波迦羅」。
朱一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87~1721)清臺灣人。康熙年間臺灣人民不堪知府王珍的暴斂,群起謀變,因一貴姓朱,乃託為明朝後裔,奉為中興王,建元永和,為清水師提督施世驃所平。
朝鮮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絕大部分是十九世紀以來,自朝鮮半島遷入的朝鮮移民的後裔。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為膠合語,近蒙古語與滿州語的結構,使用朝鮮文。社會以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為基礎,近親、同宗、同姓不婚。信仰薩滿教、佛教、基督教等。經濟以農業為主,擅種水稻、菸葉。盛產蘋果梨和人參等貴重藥材。
喀爾喀蒙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住在喀爾喀河兩岸的蒙古各部之總稱。自稱為正宗的蒙古人,成吉思汗的後裔。現多居於外蒙古,人口約一百萬。以遊牧、畜牧為主要生活方式。多信仰喇嘛教。
曹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唐譙郡(今安徽省亳縣)人,生卒年不詳。三國魏高貴鄉公曹髦後裔,官至左武衛將軍。善於畫馬,亦工肖像,所作神采宛然如生。
哥舒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唐代西突厥族哥舒部的後裔。生卒年不詳。因破吐番有功,被封為西平郡王。後降安祿山,被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